龐統(tǒng)也注意到了諸葛亮。諸葛亮已經(jīng)是玄德公部下的首席文臣,甚至擁有凌駕于其他所有人的特殊地位。有了諸葛亮在前,龐統(tǒng)便懷疑自己能不能得到毫無保留的信用。
但在今天的場合,諸葛亮顯然不像傳說中那般耀眼,或許是這是他聰明的地方。如果玄德公西進益州,那么諸葛亮一定會負責留守荊州,既如此,許多話,許多意見就不適合由諸葛亮來說了。
這是我龐士元的機會。
入蜀,伐蜀,玄德公怎么稱呼都行。龐統(tǒng)很明白,到最后,都是一樣的,一定會有血淋淋的廝殺對抗,有冷酷無情的算計。這些事,諸葛亮未必拿手,我行。我龐士元可太行了。
想到這里,龐統(tǒng)整冠而拜:“龐統(tǒng)一身所學,常恨不能得一明主而用。既然主公賞識,我一定竭盡犬馬之力,為主公開疆辟土,奠定基業(yè)?!?
劉備雙手攙扶起龐統(tǒng)。
劉備的身材并不甚高。而龐統(tǒng)的身材又不甚低,于是龐統(tǒng)站起的時候,特意略微彎下腰,讓劉備的雙手能夠舒舒服服地攀著自家臂膀。
劉備敏銳地注意到了這一點,他當然不會認為這是龐統(tǒng)在刻意諂媚。這只是一種表達態(tài)度的方式罷了。
于是他更加親密地挽著龐統(tǒng)的手臂,將他帶到文官隊列的前方。
“來人,看座!”
因為這場會議重要,尋常仆役都遠遠退開了。
所以還是馬謖興沖沖地取來坐席,按照玄德公的指示,將之擺在廖立的下方。擺放的同時,還抽空向龐統(tǒng)投了個樂呵呵的眼色。
馬謖的兄長馬良,本人也是荊楚名士中的一時之選,與龐統(tǒng)乃是故交,連帶著馬謖也認識龐統(tǒng)。荊州士子們或是有家族婚姻的聯(lián)系,或是年輕時拜在同一個老師門下求學,又或是雙方的家族根本就比鄰而居,他們彼此間的關(guān)聯(lián)一向都很緊密。如今龐統(tǒng)得到玄德公的重用,諸如諸葛亮、潘濬、馬良等人,全都滿面春風。
下首的文官們連忙挪動自己的坐席,騰出一個空間來。
唯獨廖立笑得有些尷尬。
此前諸葛亮出居臨烝,劉備身邊的主要參謀,便是兩位治中從事廖立和潘濬。而潘濬徒有聰察之名,處置事務(wù)卻遠不如廖立那么明快。因此事實上廖立已經(jīng)形如玄德公的首席參謀。誰曉得才舒服了沒多久,又新來一個競爭對手……
龐統(tǒng)全沒注意到廖立的想法。
他落座之后,往左右略作觀瞧,只對自己說,須得加把勁,把座次往前挪一挪才好。
此時又聽玄德公笑道:“士元先生已為我們指點了應(yīng)對的方略,之后就得看具體的操作了。接著不妨請甘寧將軍來見?!?
龐統(tǒng)慌忙起身:“主公,敢請您首先見一見益州來人?!?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