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載回到國公府,進門就直奔后院書房。
“隔代親”這個詞兒確實有幾分道理,李欽載穿越之后,不知為何跟李勣的祖孫關(guān)系處得不錯,至少他單方面認為不錯。
但跟李思文的關(guān)系就有點疏澹了,當(dāng)年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睜開眼的第一幅畫面,就是李思文對他橫眉豎眼,父子倆隔空對噴垃圾話。
不僅如此,李思文那文弱書生的形象,以及略顯迂腐的氣質(zhì),李欽載總跟他聊不到一塊兒。
偶爾回長安,在國公府里遇到李思文,李欽載有時候也想跟他坐下來聊聊,人生啊,詩文啊,志向啊什么的,哪怕聊聊府里的雞毛蒜皮也挺好的。
然而父子倆的對話很難有心平氣和的時候,基本上李欽載說了不超過十句話后,李思文便發(fā)作了,父子倆的談心以李思文到處尋找冷兵器,而李欽載抱頭鼠竄為結(jié)束。
明明是個文弱書生,咋就在兒子面前如此暴躁呢,典型的窩里橫。
進了后院,李欽載徑自進了李勣的書房,卻發(fā)現(xiàn)李勣居然沒在。
隨即一想,最近朝廷籌備東征事宜,作為內(nèi)定的東征主帥,李勣想必很忙碌。
退休老干部返聘上崗,正是老牛自知夕陽短,不須揚鞭自奮蹄,李老將軍如今正是打了雞血的狀態(tài),此時想必正穿戴鎧甲,坐在郊外的大營里一臉殺氣督促將士們操練。
李欽載撲了個空,倒也不遺憾,走到書房外的菜地里,積雪覆蓋下的蘿卜葉有些蔫了,老同志為了家國大業(yè),竟連這點業(yè)余小愛好都荒廢了,著實可惜。
李欽載撩開衣袍下擺,露出半尺不文之物,二話不說一泡貴尿均勻地淋上去,盡量做到雨露均沾。
尿完抖一抖,神兵入鞘,事了拂衣去。
孝心到位了。
…………
第二天,李欽載在國公府里打著呵欠醒來,懶洋洋地坐在后院發(fā)呆。
昨晚點了久違的八號技師,給他做了個全套,先泡腳后推拿,把他侍候得很舒服,當(dāng)然,李欽載也沒吝嗇小費。
醒來用過早膳后,李欽載晃晃悠悠來到前院,正打算出門給妻兒辦點年貨,跨出門時遇到吳管家。
隨口跟吳管家拉了幾句家常,吳管家滔滔不絕地跟他說著府里府外的瑣事,李欽載很有耐心,一直坐在門檻上跟他聊。
直到最后,吳管家說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卻令李欽載產(chǎn)生了興趣。
據(jù)說昨日下午,倭國使臣進太極宮拜會武后,呈上倭國王后送給武后的禮物。
禮物不是啥稀奇東西,僅只是一幅王后的親手刺繡,以及一封洋洋灑灑的馬屁信,你若不離,我必不棄,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啥啥的。
禮物既寒酸又肉麻,偏偏武后就吃這一套。
于是鳳心大悅的武后纖手一揮,給倭國送了回禮。
回禮很驚艷,竟是一對來自蜀地的大熊貓。
李欽載終于有了興趣,不是對倭國使臣有興趣,而是對大熊貓。
前世那憨態(tài)可掬,恨不得抱在懷里狠狠擼一擼的國寶大熊貓,他都沒碰過,如今卻被倭國使臣得了?
李欽載也赫然發(fā)覺,原來前世著名的熊貓外交,其實早從唐朝便開始了。
如今的長安皇苑園林里,其實早已豢養(yǎng)了大熊貓,現(xiàn)成就有。
這個年代的大熊貓,數(shù)量還是不少的,沒到快滅絕的地步,又憨又可愛的模樣想必令古代人也無法抗拒,于是將它當(dāng)作珍貴的禮物,贈送外國使臣。
不過,大熊貓去了倭國,他們養(yǎng)得活嗎?別的不說,蜀地原汁原味的竹子,倭國種得了嗎?餓壞了咱們的寶貝怎么辦?
李欽載坐在自家門檻上,眼睛眨得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