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延續(xù)了魏晉時期的風氣。
李世民就十分向往魏晉時期,他的偶像便是魏晉時的書圣王羲之。
魏晉時期的民間慘不忍睹,但門閥權(quán)貴卻過著仿佛天堂般的生活。
在權(quán)貴眼里,那是一個值得追崇的時代,名士狂放,文章風流,權(quán)貴們在雪地里煮酒,隱士們在終南山嗑五石散……
總之,何不食肉糜的權(quán)貴們眼里,魏晉荒唐且美好。
而魏晉的世家門閥之遺珠,也完美地被大唐繼承了。
世家門閥就是一個個的小朝廷,根深蒂固的地方勢力,朝廷都無法撼動,李治和武后用盡一生,也只能堪堪做到削弱,而無法根除。
而門閥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主家麾下有數(shù)不盡的人才,這種人才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叫“門客”。
主家勢力越大,門客越多。
門客不是食客,他們不吃白食。必須要有某種異于常人的特長,而這種特長能夠被主家所用,才有資格成為門客。
先秦之時的蘇秦張儀,大唐的魏徵馬周等等,他們都曾是門客出身。
英國公府里有沒有這樣的人才,李欽載不是很清楚。
李勣那只老狐貍不會閑著沒事把自己的家底到處亂說,哪怕是親孫子也不行。
在這個年代,權(quán)貴門閥之家招攬門客,并不是什么犯忌諱的事,相反,哪家權(quán)貴若沒有豢養(yǎng)門客,才叫真的不正常。
眼前的駱賓王,表面上是李欽載招募的幕賓,但論其本質(zhì),終究也屬于門客。
“觀光兄的意思,是讓我大肆招攬門客,擴充勢力?”李欽載若有所思問道。
駱賓王搖頭:“‘大肆’二字,用得不妥,李縣侯在朝堂上雖說不上舉足輕重,但您圣卷尤隆,無數(shù)人的眼睛都盯著您,若真大肆招攬門客,無疑是給那些暗中的敵人雙手送上把柄。”
“萬一有人參劾您一條‘圖謀不軌’,李縣侯可真是說不清楚了,但您又不能沒有門客,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遇事沒有親自上的道理,更沒有單打獨斗的道理,不僅沒有抽身而退的能力,看起來也頗為凄涼落魄?!?
“在下的意思是,可以少量招募一些人才,聚于李縣侯帳下,平日以俸祿養(yǎng)著他們,一旦遇事,便能派上用場,無論是用間,刺殺,造勢,替罪等等,這些人才都用得上?!?
李欽載懂了,緩緩道:“也就是說,我需要幾個幫我干臟活的唄,我不方便出面的事情,違法亂紀的事情,見不得人的事情,都可以交給他們?nèi)プ觥?
駱賓王苦笑道:“大約是這么個意思,但李縣侯不必說得太直白,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您是君子,做的事情都是光明且坦蕩的,那些不光明不坦蕩,但又必須要做的,可以交給旁人,您就當什么都不知道?!?
李欽載沉默。
不得不說,駱賓王的提議對他這種并不怎么正義的人來說,委實有點動心。
活了兩輩子的人了,李欽載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什么正人君子,偷偷摸摸見不得光的事情,他干過不少。
想想如果每次干壞事都是自己親自上,不僅沒有逼格,而且……確實看起來有點凄涼落魄啊。
古往今來,除了黑木崖上親自繡花的東方不敗,還有哪個反派人物干壞事是親自動手的?混得這么慘了,還有必要當反派嗎?正經(jīng)找個班上不更好嗎?
“你說的……似乎有點道理。”李欽載喃喃道。
見李欽載難得認真地聽取了自己的建議,并且開始認真考慮了,駱賓王心情不由一陣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