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臉了?
李欽載有點(diǎn)意外,仔細(xì)想想又不覺得意外。
《滕王閣序》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確實(shí)當(dāng)?shù)闷稹扒Ч诺谝获壩摹薄?
以景抒懷,在最華麗的辭藻下,堆砌出真實(shí)的人生際遇,和不屈的意志,那是孤獨(dú)者的詩篇,也是懷才不遇者的檄。
只是經(jīng)過了李欽載的修改潤色后,原作本來是對作者本身的感懷,轉(zhuǎn)嫁到滕王身上去了。
于是這篇駢文便被認(rèn)為是李欽載感懷滕王的際遇所作,不僅得到了滕王的共鳴,長安城的文人士子也深為李欽載的文采而震撼。
蒼天可鑒,李欽載寫下這篇文章時,可沒有一絲想出名的念頭,他的初衷純粹是為了討好未來的老丈人。
《滕王閣序》送給滕王,這不正是合情合理嗎?
長安城內(nèi)瘋傳的這篇文章,無數(shù)人都知道李欽載其實(shí)根本沒去過洪州,滕王閣如今也只是一片地基,不過沒人認(rèn)為這是bug。
文人寫文章,不是非要到現(xiàn)場觀賞風(fēng)景之后才能寫出來的,文章里很多景色的描寫,完全可以憑借作者本人的想象而落筆。
比如后來的《岳陽樓記》,范仲淹在寫這篇文章之時,根本沒去過岳陽樓,里面描寫的所謂“巴陵勝狀”,全出自于范仲淹的腦補(bǔ),誰敢信?
“才華”這東西之所以彌足可貴,是因?yàn)樗娴暮芸少F,絕大部分靠天賦,老天爺賞飯吃,沒有的人那就是真沒有,除了羨慕,別無他法。
所以,沒去過洪州,沒見過滕王閣的李欽載,卻能在長安城里寫出《滕王閣序》,這不是很正常的操作嗎?
李思文今日是特意來表揚(yáng)兒子的,以往李欽載為國立功也好,造出那么多小玩意兒也好,對李思文來說,都不如這篇文章的分量重。
親爹難得一見的笑臉,讓李欽載感到無比陌生的同時,隱隱有些害怕。
笑得太難看了,下次別笑了,還是曾經(jīng)那個一不合抄棍棒滿院子追殺兒子的親爹比較熟悉。
“爹謬贊了……哈,”李欽載語氣低沉地道:“孩兒不過一時興起而作,那篇文章已送給滕王殿下了?!?
李思文嗯了一聲,隨即斜眼瞥著他:“滕王殿下還沒松口?”
“?。颗?,那啥……”李欽載臉色訕然:“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孩兒覺得殿下遲早會答應(yīng)我和金鄉(xiāng)縣主的事,畢竟有我這個大才子當(dāng)他的佳婿,對他來說也是長面子的事兒?!?
李思文哼了哼:“此事老夫和你爺爺都出過手了,但也只能幫到這里,你畢竟是有婦之夫,滕王心里那道坎兒過不去,老夫和你爺爺也只能假裝什么都不知道,否則就有點(diǎn)不要臉了?!?
“是,孩兒明白的?!?
“多想想法子討好滕王吧,既然下定決心將金鄉(xiāng)縣主娶回家,就別怕受委屈,未來老丈人的氣,該受就得受著?!?
李欽載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