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碾壓,毫無懸念。
軍報上沒什么形容字眼,每個字都是實實在在毫無感情的陳述。
某日某部,突襲某地某部落,斬首多少級,俘虜婦孺多少人,牛羊多少只,還附上地圖,標識唐軍如今的進攻方向,用顏色箭頭表述吐谷渾境內(nèi)多少土地已歸了大唐版圖等等。
沒什么新意,都是殺人放火那一套流程,青史上只會留三個字,“伐不臣”。
吐谷渾可汗夫婦雖說已歸順大唐,早在李欽載回長安的路上,李治便下了旨,封諾曷缽可汗為“青海王”,弘化公主自然是王妃。
李欽載兌現(xiàn)了當初的承諾,可汗土皇帝做不了,當個閑散富貴藩王還是沒問題的。
如今的青海王夫婦住在甘州,據(jù)說正要往長安朝賀,李治新年祭祀先祖的儀式上,必須有青海王夫婦的席位,而且是vip中p,內(nèi)場第一排。
估摸李治也擔心九泉之下的祖宗十八代眼神不好,看不到兩位人形供品,他倆不站第一排,李治在祖宗面前的得瑟勁兒未免少了幾許味道。
也幸好青海王夫婦識時務(wù),該讓位時果然抽身而退,非常乖巧地歸順大唐,否則祭祀儀式上,夫婦倆的首級會跟豬頭擺在一起,請祖宗們享用。
可汗都歸順了,但吐谷渾內(nèi)抵抗唐軍的部落卻仍不少,蘇定方大軍如今要辦的就是這些人。
侵占一個國家的過程是非常繁瑣的,占領(lǐng)之后更麻煩的是殘余勢力的抵抗。
一千多年以后,地球最強的鷹醬閃電般占領(lǐng)中東某國,夠成功了吧?結(jié)果被殘余抵抗勢力暗算多年,付出了比入侵戰(zhàn)慘烈得多的傷亡,最終也沒能占到便宜,只能選擇灰熘熘退兵。
蘇定方要面對的也是這個問題,幸好唐軍比鷹醬爭氣多了,不到一個月,吐谷渾大多數(shù)部落已服服帖帖,表示愿意歸順大唐,成為光榮的大唐臣民。
少數(shù)不服的怎么辦?
大軍碾壓過去,將他們的痕跡從世上徹底抹除,大地仍舊白茫茫一片。
“干得好,蘇大將軍威武!”李欽載應(yīng)酬地夸贊了一句,然后將軍報還給李思文。
李思文眼神復(fù)雜地看著他。
兩三年前,自己的這個兒子還是長安城人盡皆知的混賬,連先帝御賜之物也敢偷出去賣錢。
然而如今的他,卻仿佛脫胎換骨似的,從里到外變了個人,不僅多了一身神鬼難測的本事,深受天子器重,更是立下滅倭國的大功,吐谷渾汗國嚴格說來,也是他以一己之力滅掉的。
年紀輕輕,爵封縣侯,李思文這個當?shù)囊讶蛔凡簧蟽鹤拥哪_步了。
若是進宮朝會,他這個當?shù)倪€得站在兒子后面。
有點沒臉,更多的還是欣慰。親兒子青出于藍,不正是每一代人的希望嗎?
雖然欣慰,但李思文還是不能給他好臉色,怕他飄。
以這混賬打蛇隨棍上的性子,一旦給了他好臉色,下一刻說不定又會闖下一個彌天大禍。
“出使西北,你干得不錯?!崩钏嘉难劬Χ⒅鴷荆路鹇唤?jīng)心地道:“但切記不可自滿,出使有出使的功勞,但更多的是將士用命,舍生忘死,才成就了你封侯之功,這樁功勞你占了便宜?!?
“孩兒沒自滿,不僅沒自滿,根本沒當回事……”李欽載謙遜地道。
李思文嘆了口氣:“又說混賬話,別人嫉妒得眼紅的封侯之功,你怎能不當回事?此話傳到御史耳中,不定別人怎么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