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路程,崔升莫名沉默了許多,不知是因自己的淺薄而羞愧,還是仍憋著勁兒搜腸刮肚尋找作詩靈感。
越過長城后轉(zhuǎn)道往南,李欽載一行人朝蘭州進(jìn)發(fā)。
行走三日,路上的風(fēng)景終于不再荒涼,沿路已經(jīng)有了人跡,商隊也多了起來。
李欽載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明顯。
終究是世俗凡人,李欽載喜歡人間煙火,喜歡看庸碌的世人熙熙攘攘,大人吵,孩子哭,雞飛狗跳,無事生非。
這才是真實的人間,身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里,才能切身感到自己活得踏實,無所謂對這人間是否重要,只愿成為融入人間的一粒沙。
繼續(xù)往南走,沿途的百姓越來越多,多得有點不尋常。
他們大多是攜家?guī)Э?,家境稍微殷實一點的甚至?xí)s著一輛牛車,牛車上載著全部的家當(dāng)和婆娘孩子,漢子騎在車轅上,揚著鞭,哼著小調(diào),充滿了喜悅安寧。
也有貧苦的百姓,簡簡單單拎著一個包袱,另一只手牽著孩子,婆娘黑紗遮面,亦步亦趨地跟在后面。
孩子不聽話鬧騰,父親噼手就是一巴掌,孩子咧嘴大哭,婆娘默默地往他嘴里塞半只煮熟的雞蛋,孩子立馬眉開眼笑。
李欽載看著這一切,嘆道:“真好,勃勃生機,人間真實?!?
劉阿四湊在他耳邊道:“五少郎,當(dāng)初吐蕃兵圍鄯州的時候,咱們解了鄯州之圍,百姓紛紛出逃,后來吐蕃被打退了,逃出去的百姓得知了消息,又紛紛返回故土,這些人都是要回鄯州重建家業(yè)的百姓?!?
“說起來,五少郎可是這些百姓的恩人呢?!眲⑺男Φ?。
李欽載點點頭,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低調(diào)點往前走,莫驚擾百姓。”
一行人剛要加快行程,突然一位與李欽載隊伍擦肩而過的百姓看到了他,驚鴻一瞥后,百姓指著李欽載放聲道:“是天子使節(jié)李縣伯,是李縣伯!”
拖家?guī)Э诘陌傩諅冾D時一靜,紛紛側(cè)目朝李欽載望去。
李欽載被眾人盯得渾身不自在,急忙低下頭,下令部曲打馬疾行。
那名認(rèn)出李欽載的百姓猶自激動地道:“是李縣伯沒錯,我在鄯州城里見過李縣伯!”
百姓們轟的一下,紛紛圍攏過來,許多百姓甚至攔在李欽載隊伍的馬前,隊伍頓時寸步難行,李欽載苦笑,只好下馬與百姓們招呼。
“是大恩人吶!”
“鄯州數(shù)萬百姓活命之恩,全托李縣伯!”
“擊退吐蕃賊,護(hù)我生民周全,李縣伯莫非是大慈大悲的菩薩轉(zhuǎn)世?”
“英雄豈可無名,當(dāng)受我鄯州百姓大禮!”
百姓們圍著李欽載感激涕零,然后動作統(tǒng)一地同時跪拜下來。
李欽載急忙將面前的百姓扶起,然而跪拜的人太多,扶起這個,跪下那個,實在忙不過來。
李欽載只好苦笑長揖回禮,道:“諸位父老不必拜我,天子之臣,守土護(hù)民是本分,換了朝廷任何一位朝臣都會如此,諸位還是快快啟程歸鄉(xiāng),重建家園吧?!?
激動熙攘的人群外,崔升默默地看著這一切,望向李欽載的目光終于有了一些變化。
沉默地掏出紙筆,崔升在紙上奮筆疾書。
帝王事,朝堂事,人間事,皆當(dāng)記諸于青史。
后人為鑒,為憑,為瞻。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