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載發(fā)現(xiàn)自己很難與弘化公主達成一致,哪怕大唐與吐谷渾的關(guān)系是宗主和藩屬,表面上和睦親近,背地里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從弘化公主來到?jīng)鲋莩情_始,雙方的氣氛大多數(shù)時候便處于劍拔弩張狀態(tài),彷佛二人根本不是商量如何聯(lián)手抗敵,而是一對不共戴天的仇敵爭論如何簽署停戰(zhàn)協(xié)議。
這就很堵心。
盟友之間都有如此巨大的分歧,將來跟吐蕃談的時候怎么辦?
李欽載再次決定,將來談判時一定要將千軍萬馬拴在褲腰帶上跑,千萬不要干什么單刀赴會的蠢事。
人家關(guān)二爺是藝高人膽大,而他李欽載,連做個葉問蹲都勉強。
令人失望的是,弘化公主斷然拒絕了移居涼州城的提議,甚至狠狠怒罵李欽載不懷好意。
李欽載明明是為可汗夫婦的安危著想,居然不識抬舉……
這對夫婦若真在戰(zhàn)場上吐蕃人活捉了,就知道他這個大唐使節(jié)是多么的面慈心善了。
據(jù)說吐蕃人對待俘虜特別殘忍,抽筋剝皮,蠟燭皮鞭鋼絲球什么的,嘖,真有那么一天,大唐公主活得還不如ktv公主,反正吐蕃人爽過后,肯定不會給小費。
弘化公主拒絕了李欽載的提議,李欽載當然也就拒絕了弘化公主的提議。
麾下一千余將士至少近期不會再出兵,那種奇怪的兵器更不要惦記,大唐天子腦抽風(fēng)半身不遂了都不會將如此犀利的國之重器送給吐谷渾。
下之意就是,想要保住汗位和權(quán)力,不想離開吐谷渾,那就請賢亢儷自己組織將士抵抗如狼似虎的吐蕃吧,大唐的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
談判再次不歡而散,不出意外的話,下次談判還是會不歡而散。
浪費口水又受氣,李欽載甚至都有點冒火了。
要不干脆派出密使去吐蕃,跟祿東贊商量一下,聯(lián)手把吐谷渾做了,接下來吐谷渾這片土地究竟歸誰,咱們再用刀劍決定便是。
大國之間博弈,小蝦米在中間上躥下跳,不僅猖狂,還理直氣壯要大唐提供兵器,完全沒意識到自己是棋子,也是奇葩了。
弘化公主負氣而來,負氣而去,談判談了個寂寞。
當天夜里,李欽載終于等來了孫從東和劉阿四等將士們。
二話不說先開席,從弘化公主那里勒索來的牛羊派上了用場,城外找了塊空曠的地方搞起了篝火燒烤晚會,犒賞將士們的辛苦。
…………
積石山一戰(zhàn),四方皆震動。
這一戰(zhàn)不算多么經(jīng)典,同樣規(guī)模的戰(zhàn)役,吐蕃和吐谷渾不知有過多少次。
這次令人震動的是唐軍的入局,以及一千余唐軍將士手中那件古怪又神奇的兵器。
會冒煙,會噴火,會射出比箭失更快更準更遠的彈丸,一旦射出,完全無法躲避,只能眼睜睜在戰(zhàn)場上被收割生命。
如此犀利的兵器,對一場戰(zhàn)爭來說是非??膳碌模某霈F(xiàn)甚至改變了戰(zhàn)爭的勝負。
此戰(zhàn)過后,不僅吐谷渾震驚,吐蕃也震驚了。
當孫從東率領(lǐng)千余將士迅速從戰(zhàn)場上撤離,吐蕃也立馬鳴金收兵,大軍后撤三十里才停下,并接連數(shù)日不敢再輕易啟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