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點頭,嘆道:“不錯,涼州刺史八百里快馬來報,數(shù)日前吐蕃大相祿東贊令八萬吐蕃大軍入侵吐谷渾,如今吐谷渾的守軍正在抵抗,但戰(zhàn)況堪憂,吐谷渾正節(jié)節(jié)敗退?!?
李欽載道:“大唐王師能出兵救援吐谷渾嗎?”
李治愈發(fā)憂愁道:“王師有,沒糧食,出不了兵?!?
李欽載也嚴肅起來:“但吐谷渾咱們不能任由吐蕃占了,對大唐危害極大?!?
“說的是呀,可還是那句話……沒糧食,總不能讓出征的將士們喝西北風(fēng)吧?”
“陛下的意思是?”
李治盯著他的眼睛,道:“上次與景初奏對,你的建議與右相許敬宗一致,大唐能從江南淮南兩道擠出一點糧食,供養(yǎng)一場小戰(zhàn)役問題不大,但糧食需要時間來籌集?!?
“可惜吐蕃不會給咱們時間,等咱們把糧食籌齊,大軍準備出征時,說不定吐谷渾全境已被吐蕃拿下了……”
李治恨恨地一捶桌子,怒道:“吐蕃賊倒是好算計,他們算準了今年大唐北方大旱,各地官倉的糧食只能騰出來賑濟百姓,沒有余力出征,他們才敢悍然入侵吐谷渾?!?
李欽載嘆了口氣道:“祿東贊是個人物,他算得很準……”
李治冷笑:“是個人物,但朕也不是庸碌之輩,就算大唐缺糧,朕也要讓吐蕃的算盤落空!”
“陛下與朝臣有定議了?”
“有,遣臣出使吐谷渾,以大唐天子的名義調(diào)停吐蕃和吐谷渾之戰(zhàn),拖緩?fù)罗M攻吐谷渾的節(jié)奏,咱們后方則抓緊籌糧,一旦糧食籌夠,朕便下令出兵,遣王師驅(qū)逐吐蕃賊子?!?
李欽載點頭:“是個辦法,上次與陛下奏對時,臣也是這個主意?!?
接著李欽載露出惋惜之色:“不過使節(jié)的人選必須慎重,此人必須膽略不凡,口才出眾,還要有大局觀,能屈能伸,更要有無畏的勇氣。”
“兩軍交戰(zhàn)之地,第三國的使節(jié)往往危險重重,一不小心就會被剁了,陛下當(dāng)三思啊?!?
李治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他,久久不語。
李欽載后背發(fā)涼,頭發(fā)都豎了起來,此刻他終于反應(yīng)過來了,指著自己的鼻子驚愕道:“陛下將臣召回長安,該不會,該不會……”
李治篤定地點頭:“景初大膽說出來,沒錯,朕就是這么想的。”
李欽載大驚失色:“陛下,三思?。∵@句‘三思’是認真的,您一定三思??!”
“朕已思之再思,思得不能思了,沒錯,就是你?!?
李治掰著手指細數(shù):“景初的膽略早在征倭國時已展露過,口才更不用說,你說的每句話之前,都好像吞了一口劇毒,大局觀,能屈能伸,無畏的勇氣,你哪一樣都不缺?!?
“數(shù)遍朝堂諸公,景初是最合適的使節(jié)人選。”
李欽載渾身冰涼,眼睛眨個不停,腦子里掙扎猶豫,要不要現(xiàn)在表演一個口吐白沫兒,抽雞爪瘋,脫光了遛鳥奔跑也不是不可以考慮……
李治嘆息道:“沒用的,景初,放棄吧,在朕面前裝啥病都不好使,就是你了?!?
“陛下,這是九死一生啊,陛下怎忍將臣活生生推入火坑?”
“沒那么嚴重,吐蕃再猖狂,也斷然不敢殺大唐使節(jié),殺使便是公然向大唐宣戰(zhàn),吐蕃欺負一下吐谷渾倒也罷了,沒那膽子敢把大唐得罪死?!?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