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載很少講大道理,尤其是跟李治。
他的性格其實是很安于現(xiàn)狀的,如果保持如今的生活狀態(tài)一直到老,未必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偶爾琢磨幾樣新菜,搞點小發(fā)明,給學(xué)生們添一下堵,安靜地陪兒子長大,臨老找個偏僻的地方修個小別墅,帶著老伴等待壽終正寢。
兒孫們?nèi)绻㈨樀脑?,可以多來往一下,感情澹漠的話,井水不犯河水?
兩輩子過來,其實李欽載并沒有活得那么通透,人生有喜有悲,做不到波瀾不驚,有什么資格跟別人說大道理?
不過今日他不得不說。
世間美好,它可以變得更美好,也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方便。
重要的是,它能延續(xù)眼下幸福的生活現(xiàn)狀,或許,更好。
說一說又何妨?
李治和武后已被李欽載的大道理驚呆了,此刻的他們真的有點后悔,為何沒帶中書舍人過來隨行記錄君臣奏對的內(nèi)容。
登基十余年,李治已有了豐富的治國經(jīng)驗,他只憑直覺就能感到李欽載說的這些正是治國大道,是謀國之論。
“景初大才,你繼續(xù)說,朕洗耳恭聽?!崩钪蔚谋砬槟仄饋?。
武后也變得嚴肅多了,道:“‘要想富,先修路’,短短六字,用辭極妙,深思頗有道理,陛下,景初之,對社稷有大用。”
李欽載想了想,道:“道路這東西,其實是一個國家的基礎(chǔ)建設(shè),修建的時候是需要投入極大成本的,而且投入的成本很難收回獲益,它消耗的是國本?!?
“不僅投入大,工期也很漫長,陛下恕臣直,一代或兩代帝王,也許都很難將大唐全境州縣的道路修好,若后面的帝王覺得費而不惠,或許便是人亡政息,半途而廢了?!?
“但是,如果有朝一日,大唐各地州縣都修成了水泥路,以國都長安為中心,如蛛網(wǎng)般向四面八方擴散出去,這些道路便是強國富國的動脈,天災(zāi)也好,人禍也好,只要道路不斷,沒有過不去的坎?!?
“商賈們的貨物流通愈發(fā)快捷,軍隊的行動愈發(fā)迅速,各地州縣的任何風(fēng)吹草動也能更快傳到長安,有利于陛下對地方官府的徹底掌控?!?
李治和武后眼睛越來越亮,不時深吸口氣,顯然這對天家夫妻此時內(nèi)心很不平靜。
李欽載沉吟了一下,又道:“同時,修路還有一個莫大的好處,這個好處可保大唐至少百年無憂?!?
“啥好處?”李治迫不及待地問道。
李欽載笑了笑,道:“陛下皇后請移駕,臣想給二位看些東西?!?
李治笑道:“走,朕今日便聽景初安排?!?
君臣三人離開水泥窯口,在禁衛(wèi)的護送下,徑自來到甘井莊村口。
村口一片忙碌,莊戶們都在揮舞著鐵鏟鐵鋤挖溝渠,從農(nóng)田通往渭河的這一路上,已經(jīng)有五條主渠初見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