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內,李欽載作為少主人之一,有自己單獨的小院。
小院位于李府北面向陽之地,寒暑光照都不錯,周圍種植著一片矮叢和花卉,在李勣的孫輩里,李欽載院落的位置算是極佳了。
這是當年李欽載不懂事的年紀,以跋扈猖獗的手段從他幾個堂兄那里爭來的,堂兄們自然不會與李家最小的弟弟爭搶,于是將這個院落讓給了他。
從穿越至今,李欽載聽到的都是自己前任的斑斑劣跡,聽得他想抽自己,太疼,舍不得下手。
數(shù)日后,李欽載的小院有了些許變化。
他的臥房里多了許多古怪的家具。
有四條腿和靠背的椅子,有四條腿的大圓桌,還有躺椅,茶幾,就連床榻邊都多了一只床頭柜。
這些家具在唐朝是沒有的。
大唐仍襲秦漢之風,屋內皆除履席地而坐,吃飯飲宴也是與膝平齊的矮腳桌。
桌子椅子這些東西,直到宋朝才慢慢出現(xiàn),改變了古人的生活習慣。
如今李欽載的院子里提前出現(xiàn)了不屬于這個時代的產物,令李府下人驚奇不已。
李欽載吩咐將躺椅和茶幾擺在院子中間那株榆樹下,圓桌和椅子則擺進了室內。
更神奇的不是家具,而是李欽載命鐵匠打造的鐵鍋。
鐵鍋沒什么出奇之處,然而李欽載進廚房用鐵鍋炒了幾個菜,菜還未出鍋,香味已彌漫在廚房周圍,連府里那個白白胖胖的廚子聞了都流口水。
這就很神奇了,李府的下人們這才知道,原來世上還有一種烹飪方式叫“炒菜”。
鐵鍋炒出來的菜,李欽載嘗了嘗味道,覺得還不錯。
于是裝進漆盒里,親手端往后院,給老娘試試。
李崔氏沒想到兒子隨便弄點古怪東西,居然能炒出如此美味的菜,興奮得她不停揉兒子的腦袋,簡直不知該如何疼愛才好。
相比當初那個四處闖禍,跋扈張狂的紈绔兒子,如今的李欽載顯然強了不止一截。
入夜,李欽載又給自己炒了幾個菜,菜色很簡單,一道燜煮羊肉,一道清炒藕片,一道韭花炒雞脯。
想吃牛肉,但不敢吃,這年頭牛是寶貴的生產資源,官府對牛的保護堪比后世的大熊貓,普通人敢殺牛也是流徙千里的大罪。
至于權貴人家,想吃牛肉也不是吃不了,不過也要偷偷摸摸,而且殺牛前還要編好借口,比如牛崴了腿,病了,瘋了什么的,給官府交上足夠的罰金后,才準許把牛宰了。
為了一口牛肉,費如此周章,李欽載覺得犯不著。
……以后有機會再說。
據(jù)說薛仁貴在長安城外也有莊子,以李欽載和薛訥的交情,想必薛家莊子上的牛以后會經常出意外的。
來到唐朝后第一頓正經的炒菜,李欽載覺得必須搞點儀式感,有菜自然要有酒。
丫鬟很快端來了酒,是上好的三勒漿,喝進嘴里味道寡淡,僅有那么一絲絲酒味,可就是如此低劣的酒,在唐朝也只有權貴階層才喝得起。
有酒有菜,李欽載還缺一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