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點十五分的時候,雙方經過高速機動已經是靠近到十五海里的距離,這個距離上如果是在白天海況好的時候,雙方都已經會相互開炮進入交戰(zhàn)狀態(tài)了。但是由于現在是夜間,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此時海況非常復雜,風浪越來越大,大雨已經是傾盆而寫,而這些外在的天氣因素嚴重影響了雙方的遠距離射擊精度。
如此復雜的海況下,火控雷達受到影響的同時,船體大幅度的搖擺也是讓遠距離射擊變的更加困難,而這也就導致了不管是呂健還是吉村大野都是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繼續(xù)靠近,并沒有開炮的打算。
主力艦們雖然沒有進入交火狀態(tài),但是雙方的輕型艦艇卻都已經是相互進入了最為激烈的交戰(zhàn)狀態(tài)。
不管是吉村大野還是呂健中將,都是下令讓己方的快速艦艇部隊對敵人實施雷擊作戰(zhàn),日`本的兩艘重型巡洋艦憑借超高的速度率領著多艘驅逐艦前出,而中國的驅逐艦則是在數艘輕型巡洋艦的率領下前出實施雷擊作戰(zhàn)。
這里頭的話,雙方的雷擊部隊當中中國海軍是處于弱勢的,主要是缺乏了重型巡洋艦只能憑借輕巡來率領驅逐艦發(fā)起雷擊作戰(zhàn),至于那兩艘大型巡洋艦由于航速過低不適合進行雷擊作戰(zhàn),平常時候是用來擔任航空母艦編隊的防空艦使用,必要時候比如今天這種時候是用來作為戰(zhàn)列艦的補充參與主力艦之間的炮戰(zhàn)任務的。
平心而論,中國海軍里的大型巡洋艦是一種地位比較尷尬的產物,速度不高,火力比重巡強但是也無法和戰(zhàn)列艦比肩,但是中國海軍依舊大量建造了它也是有著諸多原因的,首先一點就是用它來取代計劃中的重巡,以對抗英日美海軍里的大量重巡,而次要原因就是伏羲級以及長江級大型巡洋艦的造價實際上并不高,也就是比那些均衡性的重巡貴一些,但是遠遠沒有美國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那么貴。
這一種不完美但是依舊被中國海軍極度重視的艦種!
而事實上,沒有任何一款戰(zhàn)艦稱得上完美,不管是什么船只都有著一定的缺陷,而中國海軍也不是建造不出來完美型的戰(zhàn)列艦,設計并建造一款比衣阿華還要強悍,各方面性能完美的戰(zhàn)列艦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這里頭最為關鍵的問題并不是技術問題,而是造價問題。
一分錢一分貨,有多少的軍費才能夠造多好的軍艦。
目前中國海軍里頭的軍費雖然多,但是絕大部分都是花在了其他方面,飛機的采購,數以百計的潛艇和驅逐艦,然后數以百計輔助艦別看海軍里作戰(zhàn)的主力最小的都是驅逐艦了,但實際上還有眾多的輔助艦,不如快速布雷艦,快速運輸艦等等這些船只都是數以百計的。同時還有大頭的航空母艦,從二戰(zhàn)開始中國開始下達了好幾十艘的航空母艦訂單呢。
此外還有人員的薪資也是一個大頭,如此林林總總加起來每年花銷的軍費實在太多,所以哪怕是幾千萬也是得省,而建造數量一多的話,隨便增加一項性能所需要的就是數億計的軍費投入,如此龐大的軍費即便是有著眾多軍費支持的中國海軍也是難以承受。
以至于在二戰(zhàn)期間,中國海軍是完全停止了重型巡洋艦的設計和建造工作,而大型巡洋艦也是建造六艘之后就停止了,到了1943年后,中國的各大造船廠的船臺上出現了兩極化,一邊是大型船臺上的超大型航空母艦,而另外一邊則是萬噸以下的輕型巡洋艦以及只有兩三千噸的驅逐艦。超過一萬五千噸的水面炮戰(zhàn)船只的建造工作已經是完全停止,目前中國海軍建造中的最大一款水面炮戰(zhàn)船只乃是興安級巡洋艦,這是一款標準排水量達到一萬一千噸,而滿載排水量達到了一萬五千噸以上,裝備了超多防空炮的防空型巡洋艦。
沒有重型巡洋艦的率領,中國雷擊艦隊就只能是靠著數艘輕型巡洋艦的率領下發(fā)起雷擊作戰(zhàn)。
此時雙方的輕型艦艇都想要對敵艦隊實施雷擊作戰(zhàn),而于此同時他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攔截敵人的雷擊部隊靠近己方的主力艦隊。
不管是攻還是防他們都必須做,因此當雙方主力艦還沒有相互交戰(zhàn)的時候,雙方的雷擊部隊已經是進行著慘烈的交戰(zhàn)了,要想對敵主力艦發(fā)起雷擊作戰(zhàn),就必須突破敵前出艦隊的攔截,這一點對于雙方而都是一樣的。
而如此同時,雖然雙方的主力艦相對距離有些遠,但是這個時候雙方的輕型艦艇已經在中間海域進行交戰(zhàn),這個時候雙方的主力艦也是開始陸續(xù)開炮,瞄準的目標不是敵人的主力艦,而是敵人的輕型船只。
一時間,雙方發(fā)射而出的十六寸、十四寸、十二寸炮彈都是相繼落在了中間海域,掀起了道道巨大的水珠,這些巨型炮彈對于交戰(zhàn)中的雙方輕型艦艇來說都是無法承受的存在,隨便被命中一枚的話,不沉也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