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元希比其他人更了解李謙,也就更明白李謙。
在他看來,事已至此,就算是李謙不起兵,日子也不會好過。何況以他和李謙的默契,他又怎么能不知道李謙留下他來想說些什么呢?
謝元希笑道:“不管那衣帶詔是真是假,我們都可以起兵。若是皇上出爾反爾,我們就清君側(cè),若是皇上承認(rèn),我們就是奉詔行事,那就更沒有什么顧忌了?!?
這才像句話!
李謙非常滿意謝元希再次和自己想到了一塊去,神色愉悅地道:“那這件事就這樣定下來了,還請謝先生盯著檄文,我去鄭先生和康先生那里一趟?!?
鄭緘和康祥云雖然跟著李謙到了京城,有了自己的宅院,但還是選擇了毗鄰而居。早兩年天津衛(wèi)造船,就請了康祥云幫著做指導(dǎo),鄭緘把慎哥兒交給吳輔成之后,不是忙著給李謙做使者,就是忙著和一幫子工部的人種新稻,直到近一年,兩人才清閑下來,加之慎哥兒很喜歡鄭緘,鄭緘見慎哥兒已是李謙唯一的繼承人,也盼著慎哥兒能守得住李家的家業(yè),為了影響慎哥兒以后的行事做派,或帶慎哥兒去城郊踏青,或帶慎哥兒去上林苑摘水果,想讓慎哥兒知道農(nóng)稼的重要性。
慎哥兒也沒有辜負(fù)他所想,對農(nóng)稼很感興趣,還曾從上林苑帶回一株桃樹,結(jié)過兩回果子,姜憲高興地把慎哥兒種的果子送人,還逢人就問好吃不好吃。
李謙過去的時候,鄭家正要用晚膳,見他過來,忙添了張椅子。
鄭緘則讓鄭太太去拿了他去年釀的桂花酒,并笑瞇瞇地向他介紹:“去年的桂花開得最好,酒則是驥二爺從西安托人給我送來的,所以釀出來的酒特別的香,味道也不錯!”
李謙聞了聞,果如鄭緘所說的那樣。
他放下茶盅,道:“康先生在不在家?要不也請他過來喝一杯?”
這兩人這幾年都醉心于自己感興趣的事,對李謙衙門里的事反而知道的不太多,當(dāng)然這也與他們都不是那種喜歡打聽事的性格有關(guān)系。
鄭緘尋思著李謙這是有話要對兩人說,遂讓人去請康祥云,吩咐李太太又添了一副碗筷,這才道:“我有幾天沒見到祥云了,也不知道他在不在?”
正說著,康祥云穿著件居家的半新不舊的袍子就過來了,遠(yuǎn)遠(yuǎn)地就笑道:“鄭兄又在王爺面前編排我什么呢?”
這些年他偶爾半夜夢回,都很慶幸當(dāng)初選擇跟著姜憲去了西安,和鄭緘一樣,他也盡量地把自己地所知所識告訴慎哥兒。
李謙笑著站了起來,朝著康祥云很隨意地拱了拱手,算是打了招呼,道:“康世叔的精神越來越好了,難道是有什么好事我不知道?”
康祥云哈哈地笑,道:“有什么事是王爺不知道的?”他走過來坐下,鄭緘笑著給他斟了酒,他繼續(xù)道:“天津衛(wèi)又出了三艘船,下水試行半個月之后就知道船怎么樣了,我也跟著高興?。 ?
這樣加起來李謙這邊一共就有十五艘船了。
可如果渡江的話,可能還是有點(diǎn)不夠。
李謙笑道:“能再抓緊時間多做幾艘船嗎?”
鄭緘和康祥云的見識放在那里,兩人聞不由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后有些小心翼翼地問李謙:“王爺需要多少艘船?”
李謙沉吟道:“再添五艘,能行嗎?”
如果天津衛(wèi)那邊只是例行生產(chǎn),有李駒就夠了。可如果要一口氣再添五艘船,那就得重新調(diào)配人手,這樣的活,只有康祥云能行。
康祥云聽了沒有半息的猶豫,立刻道:“行!不知道王爺什么時候需要?我后天一大早就啟程來不來得及?明天還要整點(diǎn)書籍帶過去?!?
李謙雖然急,但這事卻是急不來的。他笑道:“那就有勞先生了!”
鄭緘則和康祥云又交換了一個眼神。正督促著給幾人上菜的鄭太太見了忙領(lǐng)著屋里服侍的丫鬟小廝魚貫著走了出去,還貼心地為他們帶上了門。鄭緘頓時神色肅然,道:“王爺,可是出了什么事?”
李謙過來就是想和鄭緘商量一些事的,自然不會瞞著他,把衣帶詔的事告訴了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