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朝站在旁邊等著,沒多久,就看見一大群人擁著三個人往這邊走過來。
領(lǐng)頭的穿著四爪蟒服,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他正皺著眉頭聽著身邊的一個說著什么。
想必這就是臨潼王李謙了。
據(jù)說當(dāng)初就是因為他長著一副好相貌,這才被嘉南郡主瞧中的。瞧李謙現(xiàn)在的樣子,那傳聞倒也有幾分真實。
顧朝胡思亂想,對面迎了上去,遠遠地就作揖自報了家門。
李謙正等著金陵那邊派來祭拜太皇太后的人,打量了顧朝一眼,冷冷地道:“顧大人什么時候到的京城?二十七天的國喪,如今已經(jīng)過去二十天了?!?
有這樣行事的嗎?
如果趙璽派的人還不到,李謙就要決定他們這邊自行發(fā)喪,不管趙璽那邊的旨意了。
顧朝就知道這件差事不好當(dāng)??伤杂讱J佩張儀,想效仿張儀出使邊國,這才有了這次北邊之行。
他忙上前又恭敬地行了個禮,道:“王爺暫且息怒。南邊戰(zhàn)事又起,皇上剛剛親政,顧頭顧不上尾,又想著太皇太后身份尊貴,北上的使臣一時半會也不知道選誰才好,這才耽擱至今。不過臣下出行前皇上有旨,讓臣等一律聽侯王爺?shù)牟钋玻f王爺對太皇太后的喪禮肯定有自己的安排,我等聽命就是?!?
這話他說得有點臉紅。
實際上是趙璽不太想管太皇太后的喪事,趙璽話里話外透著“誰出主意誰出銀子”的意思,既然姜憲要管太皇太后喪事,就讓她們管好了,他們正好可以當(dāng)個甩手的掌柜。
趙璽的使臣遲遲不到,他們提出來的條件只要是虛名趙璽全都應(yīng)下,只要是涉及到銀子的事一律含含糊糊,李謙就已經(jīng)知道趙璽的意思了,此時聞心中連個波瀾都沒有,平靜地點了點頭,對顧朝道:“隨我來吧!”
甚至沒有介紹身邊人是誰。
顧朝聽過李謙的很多傳聞,見到李謙才發(fā)現(xiàn)李謙氣質(zhì)溫和,像個書生反而不像上陣殺敵的大將軍,而他縱觀史書,越是這樣反差比較大的越是有主見,有性格的人。加之北邊這幾年在李謙手里兵強馬壯的,和朝廷糾纏了快三十年的韃子如今乖乖退兵五百里,是真正手握重權(quán)的封疆大吏,顧朝哪里敢多說一句。
他小心翼翼地跟著李謙進了正殿。
正殿里白茫茫一片。
那些官員紛紛上前和李謙打招呼。
李謙點了點頭,道了聲“辛苦了”,介紹了顧朝。
眾人客氣地和顧朝見禮。
留在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吏都在這里了。人比顧朝想像的多。他盡量把人和名字對起來。
一陣寒暄過后,儀禮司的人過來,顧朝先是代表趙璽給太皇太后上了香,然后自己給太皇太后上了香。
李謙就請了他去旁邊的偏殿坐下,問起他的來意:“……皇上是否有其他的交待?”
顧朝面色微紅,道:“那倒沒有。只是說一切都聽王爺?shù)陌才??!?
不指手畫腳也是樁好事。
李謙自我安慰,卻能想到姜憲聽到這話之后的憤怒。
他輕輕地在心底嘆了口氣,和顧朝說了幾句話,安排顧朝等人在四夷館住下,回了慈寧宮。
姜憲這些日子都歇在慈寧宮,除了整理太皇太后的遺物,就是回憶當(dāng)年的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