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參將笑道:“大公子不愧是鎮(zhèn)國公府的血脈,和那嘉南郡主一樣,都是個狠人!國公爺正式把兵權(quán)交給了大公子之后,大公子連破幾城,如今已經(jīng)圍了盛京。廖修文節(jié)節(jié)敗退,如今氣勢不振,盛京又缺藥少糧,估計沒幾天就會被破城了。”他說完,不由感慨地道,“大公子還是挺厲害的。等這盛京拿下來,估計就要封爵了吧?鎮(zhèn)國公的爵位雖好,到底是祖宗傳下來的,不如自己掙的。只是不知道朝廷會怎樣嘉獎鎮(zhèn)國公?會不會封鎮(zhèn)國公為三公之一???”
齊勝沒有回答。
對于姜家的勝利,很多人都覺得理所當(dāng)然。只有像他這樣的人才知道姜家勝得有多么的艱難,而也只有像他這樣的人才知道姜家是想要鎮(zhèn)邊,不準(zhǔn)備回京城了。
只是這樣一來,姜家就得自給自足了,哪里還有余力去庇護他!
他到底該怎么辦呢?
齊勝癱坐在那里,半晌都沒有吭聲。直到那參將小心翼翼地問:“大人,那,撫恤金怎么辦……”
從前這些事都有鎮(zhèn)國公府幫忙,現(xiàn)在卻需要他自己去跑。
而朝廷,是決不可能撥銀子給他的。
最最要緊的是,萬一韃子再打過來,姜家沒有余力幫他,他能找誰?
李長青嗎?
齊勝抿了抿嘴,道:“這件事先放一放,我來想辦法!”
那參將憂心忡忡地走了。
齊勝卻壓根就想不出任何的好辦法!
一直到了小年夜,齊勝看著那掛白披孝的人家,心里實在是難受得不行,讓齊夫人把家里的銀子拿了一部分出來,一家送了一斗白面,算是給這些戰(zhàn)死沙場的兵將們的遺屬過年,他這才心情沉重地回了內(nèi)宅。
西安甜水井的李府卻是一派紅火。
前兩天姜憲收到了康氏的信,說大妞兒在承恩公府過得很好,不僅能吃能睡了,還能在丫鬟婆子的攙扶下走上兩步路了。見到她還知道喊娘。她此生足矣。只是白愫熱情地留了她在京過年,她也想和大妞兒多呆幾天,就決定過完了年再回西安。請了姜憲幫忙照顧李驥。
姜憲當(dāng)然愿意。
李謙從甘州回西安的時候,就叫上了李驥。
這次的仗兩司打得很是痛快。不僅打贏了,而且傷亡也很少,董家及時送上了分紅的銀子,他們按著朝廷規(guī)定的三倍發(fā)了撫恤金。而且李謙還說了,凡是戰(zhàn)死沙場的,遺孀愿意改嫁又要帶走孩子的,撫恤金遺孤拿走;若是改嫁但沒辦法帶走孩子的,分四分之一的撫恤金,孩子已經(jīng)成年的,余下的撫恤金由幾個孩子分,孩子還沒成年又沒有人家照顧的,可以到七姑開辦的善堂,撫恤金暫由李謙派專人管著,等到孩子成年從善堂出來再去管事的人那里拿;若是不愿意改嫁,帶著孩子沒有人照顧的,母子都可以在七姑開辦的善堂落腳,直到孩子十六歲,有能力支應(yīng)門庭。
此話一出兩司一片嘩然!
七姑的善堂越辦越好了。
前些日子據(jù)說還接到張掖一家商行的活,雖然活不多,但是善堂里那些女子的繡工得到了認(rèn)可,那些孤寡婦人越干越有勁了。
全是一片稱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