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幾道想到死去的熊正佩,心中一涼,雖然沒有說話,但神色間已明顯地偏向了蘇佩文的說法。
對于李長青,蘇佩文也有個主意:“……不如就讓他做太原總兵?!?
汪幾道面色微沉。
蘇佩文道:“您想想,李家和姜家是什么關(guān)系?胡撥臘又是誰的人?如果金海濤踢走了胡撥臘,而李長青又接手了金海濤的位置,就算李家說自己沒有做爭取,您說,別人會相信嗎?”
汪幾道眼睛一亮。
蘇佩文道:“這么做還有個好處。我們推薦了金海濤,簡王那里,總不能無動于衷吧?”
汪幾道的眼睛更亮了,他道:“你是說?”
蘇佩文道:“皇上已經(jīng)四歲了,普通人家的孩子,這個時候還小。可放在江南那些世代詩書的人家,勉強(qiáng)要開始啟蒙了?;噬夏抢?,就更應(yīng)該把帝師定下來了。明年開春,就應(yīng)該開始讀書了!”
這幾句話算是說到汪幾道的心坎里去了。
他如今已是大學(xué)士、內(nèi)閣首輔。仕途的也不過如此了??扇绻苡袀€帝師加身,他這一輩子就可謂是功德圓滿,再無所求了。
但趙璽的情況又略有所不同。
先帝死的時候沒有給他指定啟蒙的老師,他的嫡母和曾祖母又有矛盾,既是曾叔祖又是外曾叔祖的簡王和內(nèi)閣又說不到一塊兒去。內(nèi)閣的這些大學(xué)士們?nèi)呛擦衷旱氖砍錾?,不管是誰都夠格教小皇帝讀書,特別是左以明,曾經(jīng)教過先帝,最有可能成為小皇帝讀書的總師傅,也就是所謂的帝師。
幾方角力,誰也不愿意率先去觸碰這個話題,就怕到時候形勢沒辦法控制,自己失去了帝師的資格。
但如果以一個宣府總兵的位置和簡王、和韓太后做交易,這個買賣就太劃算了。
汪幾道都有些迫不及待了,他對蘇佩文道:“我年事已高,內(nèi)閣的事李大人和左大人比我更感興趣,我看我不如去教教小皇帝讀書好了,也免得李大人和左大人辦起事來畏手畏腳的。你要是也感興趣,不妨和我一起教導(dǎo)小皇帝好了?!?
這就是要和蘇佩文一起。
等到功成名就,就算沒有太子太傅,也能封個太子太保啊!
蘇佩文當(dāng)然愿意。
他從汪幾道那里出來就直接去了簡王府邸。
簡王正拿著藤條在教訓(xùn)年過四旬的兒子——簡王世子的通房生了個兒子之后,簡王世子才發(fā)現(xiàn)他那通房和他養(yǎng)在家里的**有一手,那孩子到底是簡王世子的還是那**的,誰也說不清楚。把孩子丟了吧,他又有點舍不得,特別是簡王世子只有兩個兒子,其中長子還病怏怏的,都說活不過二十;不丟吧,又怕是給別人養(yǎng)兒子,拖了好幾個月,被人捅到簡王這里來了。簡王氣得差點吐血,不管三七二十一決定先把兒子教訓(xùn)一頓再說。
聽說蘇佩文來訪,他勻了勻氣才去了外院的書房。
蘇佩文說明了來意,簡王大喜,覺得這都不是個事。
不管是汪幾道還是蘇佩文,論學(xué)識資歷都可以做帝師。
兩人相談甚歡。
但不管是汪幾道還是蘇佩文,總不能毛遂自薦吧?
所以這件事他們決定讓韓同心主動提起來。
簡王就去見了韓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