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為姜憲聽了會發(fā)脾氣,說完之后立刻目露警惕地望著姜憲。
誰知道姜憲聽了只是冷冷點了點,道:“既然汪大人不同意,那這件事我們以后再議!”說完,端茶送客。
汪幾道覺得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昂揚的斗志都堵在了胸口,不上不下的,特別難受,卻也只能站在那里嘴角翕翕地呆立片刻,心情郁悶地出了御書房。
誰知到了第二天的大朝會,李瑤卻走出為提起這件事來,并道:“如今舉國上下只有鎮(zhèn)國公擔(dān)得起這樣的重任了,臣懇請皇上早日下圣,平息內(nèi)亂,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因為起得太早,三歲的小皇帝趙璽端坐在龍椅上打瞌睡,頭一點一點的,身子骨慢慢朝東或是朝西倒著,站在龍椅后面的閔州盡量想辦法扶著他,但寬大的龍椅對他還說,還是顯得太空闊,就像小孩子穿了大人的衣裳,不合適之余還透著幾分孤單和可憐。
旁在旁邊人的姜憲看著就輕輕地咳了一聲。
或者心里忌憚著誰就會對誰緊張。趙璽對姜憲的聲音非常的敏感。聞聲立刻就醒了過來。
他惺惺忪忪地揉了揉眼睛,懵懵懂懂地朝姜憲望去。
姜憲就將李瑤的話重新了一遍。
只是沒等她把話說話,汪幾道就跳了出來,看也沒看姜憲一眼,朝著趙璽揖了揖就道:“皇上,臣也覺得應(yīng)該早日平亂。只是平亂大將軍卻不可任命鎮(zhèn)國公。畢竟京城剛剛太平,鎮(zhèn)國公德高望重,還有很多事需要鎮(zhèn)國公幫著出謀劃策,特別是韃子走后聽防衛(wèi),更是離不開鎮(zhèn)國公這樣的能征善戰(zhàn)的之人。臣推薦楊俊去遼東平亂。遼東是苦寒之地,楊俊年輕,吃得起苦,所領(lǐng)陜西總兵府不僅驅(qū)除了韃子,還清剿了密云衛(wèi),不管是能力還是戰(zhàn)績,都足以獨檔一面。還請皇上三思?!?
趙璽別說是三思了,就是九思也弄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而姜憲又是支持姜鎮(zhèn)元去遼東的。所以他把話說完之后,轉(zhuǎn)過身來看了一眼那些有資格上朝的大臣們,希望他們能明白,如今京城能戒衛(wèi)京城的只有姜鎮(zhèn)元,你們?nèi)羰窍刖┏枪倘艚饻?,就支持他把姜?zhèn)元留在京城。
同時他心里也暗暗惱火。
他不相信讓姜鎮(zhèn)元去遼東平息之事是李瑤自己的主意。李瑤今天在朝堂上這么說,肯定是和姜憲商量好的。他在宮里也安插了人的,姜憲什么時候把李瑤叫過去,他卻一點印象也沒有。還有李瑤,這么做到底是什么意思?難道是鐵了心跟姜憲一條道,和他磕到底不成?
這一瞬間,他突然明白了姜憲的打算。
拉攏李瑤對付他,就算是不能把他接下馬,也要讓他這個首輔沒辦法一九鼎。她則依靠李家、姜家和楊俊等人的兵力,居高臨下,觀山看虎斗,左右朝廷政局。
汪幾道額頭上冒出細(xì)細(xì)的汗來。
曹太后到了晚期,才琢磨出這點道理來,還因為手中沒有兵權(quán),需要利用朝中大臣,玩弄得不太順利。
姜憲,卻像生而就有這樣的天賦似的,不過短短的幾天功夫,就知道怎樣達(dá)到自己的的目的了。
他們會被她一網(wǎng)打盡的。
汪幾道朝李瑤望去,并遞了個眼色過去。
李瑤卻視若無堵,反駁他的話道:“遼王在遼東經(jīng)營多年,從這次遼王無詔南下朝廷卻一無所知就知道,遼東的朝廷命官不是投靠了遼王就是被遼王清算,遼東現(xiàn)在到底如何,我們點消息也沒有。去遼東的人不僅僅要平息內(nèi)亂,還要很內(nèi)讓遼東恢復(fù)往日是的欣欣向榮。正哪汪閣才所說的那樣,楊大人年青,擅長帶兵領(lǐng)將,可楊大人并沒有整治一方的經(jīng)驗,遼東又多是逆臣,一不小心就可能悍匪遍地,還是派個像鎮(zhèn)國公這樣老成持重的更合適?!?
汪幾道肺都?xì)庹恕?
這個李瑤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讓姜鎮(zhèn)元去遼東,等于是放猛虎歸山,他怎么可能回來。這是無緣無故給自己托麻煩啊!
他忙道:“照李大人這么說,朝廷還怕遼東鬧匪患不成?誰又生下來就會治理朝政呢?都不是一步摸索出來的。我們總要給年輕人一個機(jī)會……”
楊俊這個年輕人聽著肺也都要氣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