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元希連忙起身向李謙道賀,道:“成家立業(yè)。二少爺?shù)幕槭碌脙斔噶?,想必以后也能更持重了。?
李謙連連點頭,覺得這門親事真心不錯。
謝元希給李長青寫了一封信。
李長青很快就回了信,把和康家定親的事交給了姜憲打點,并問姜憲:“你看我要不要來一趟?這樣也顯示出我們家的誠意?!?
姜憲回信給他,說若是能來一趟最好。
如果不是如今的世道太壞,李家未必能娶到這樣一位知書達理的姑娘。
李長青寫信過來,說他趕在六月中旬之前過來。
姜憲請了鄭太太當中間人,把事情告訴了康祥云。
康祥云很滿意李家的重視,和康太太私下里道:“門第高低是一回事,重不重視親家又是另一回事,李長青能親自趕過來,可見對這門親事是極滿意的,以后彤管嫁過去了,也不至于受委屈。何況她和郡主是妯娌,郡主待人和善,又喜歡她,想必以后也會幫襯她的?!?
康太太正是擔心這一點,道:“那彤管的陪嫁……”
康祥云撓了撓腦袋。
這還真是個問題!
遠在太原的李長青正站在偏廳里由裁縫量著裁衣的尺寸。他一面按照裁縫說的伸直了手臂,一面問李泰:“柳先生那邊還沒有音訊嗎?”
李泰手里端著剛才小丫鬟捧上的茶盅上前幾步,笑道:“說是邵家不承認他們偷賣軍馬,居然病急亂投醫(yī),找了金大人幫著出面請安陸侯世子爺幫忙找關(guān)系。金大人這次倒也干脆,說安陸侯家畢竟只是姻親,又沒管事,這種事求安陸侯府也沒有用。勸邵瑞與其這樣無頭蒼蠅似的亂嗡嗡,不如找汪閣老或是兵部的李大人,好好的打場官司好了?!?
有些話因有外人,他沒好直。
邵瑞找到金海濤這里的事,還是金海濤暗示金城過來遞的話。
金家的態(tài)度已經(jīng)很明顯了。
據(jù)金城說,金海濤已經(jīng)寫信去了京城,讓京城不要管這件事。還勸邵瑞,想辦法找個中間人和李謙和解,要說和京城的這些官吏熟識,他們怎么比得過從小在宮里長大的嘉南郡主。與其到時候鬧得下不了臺,還不如認輸,看李謙那邊開出什么條件來。
邵瑞不服,說:“若是朝廷大事都全由幾個婦孺說了算,那這朝廷還是什么朝廷?我們這些官員干脆去給婦人提夜壺算了!”
當時金海濤沒有做聲,心里卻不住地嘆息。
邵瑞這幾年順風順水,手里有了錢,脾氣也養(yǎng)起來了。
從前曹太后在的時候,他何嘗敢說一句這樣的話?
待邵瑞走后,金海濤把幾個兒子都叫到了跟前,讓他們以后少摻和到邵家的事里去,并道:“若是太夫人問起來,你們也記得嘴上把個門,別讓太夫人心中不安。”
邵家和金家是因為兩位老太太是一同母胞的姐妹才能這樣守望互助的。
金宵幾兄弟都恭敬地應(yīng)了。
金家三少爺不免去內(nèi)院把這件事跟金夫人說了。
金夫人苦笑。
李謙還真給金宵找了個賢內(nèi)助。這位安國公府的大小姐嫁進來之后,說話行事滴水不漏,就是金宵,也沒有像她以為的那樣把身邊服侍他多年的兩個大丫鬟收入房中,而是嫁給了他身邊得力的隨從,把位置騰出來,屋里的事全都交給了魏氏。一時間看著倒也琴瑟和鳴,恩愛異常,讓人插不下手去。
既然如此,她就準備走太夫人這條道。
誰知道邵家卻惹上了這樣的麻煩。這條道是走不通了。
以后怎么辦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