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君抬頭,看見一位溫潤如玉的少年。
“你是……”他覺得這少年面熟,卻一時想不起在哪里見過了。
“我姓卓,”少年赧然地道,“單名一個然字,還沒有弱冠,因而也沒有字……”
杜慧君記起來了。
這些日子他常去給高門大戶唱戲,應(yīng)該在什么場合見過卓然。
實際上,卓然在西安還頗有些“名氣”。
他是良家子,但家中有嗜酒的父親,把他母親和姐姐賣人。他母親如何了不得而知,但她姐姐卻被沒有生育的周夫人相中,給她放了藉,做了周大人的妾室,并為周大人生下了二子一女。三個孩子都養(yǎng)在周夫人屋里。卓氏不僅貌美,而且對周夫人非常的尊重,很得周夫人的喜歡。周大人升擢至sx布政使,周夫人借口年事已高,帶著三個孩子回了老家,主持打理庶務(wù),由卓氏陪著周大人在任上。
別人都說,周夫人這是要想辦法軟化三個孩子和卓氏的母子之情。
卓氏卻像不知道似的,跟在周大人身邊非常的安守本分,逢年過節(jié)必派人去問候周夫人,從來不曾有過半點的輕狂,不僅周夫人滿意,就是周大人,對這個如夫人也頗為敬重起來。
因為這個原因,周大人和周夫人也愿意提攜卓然。不僅給卓然啟蒙,還承諾只要他能讀得出來,就會支持他科舉。
卓然也很爭氣,小小年紀,已過了縣試和院試,只等明年六月過了府試,就是正經(jīng)的秀才了。
大家都覺得周夫人治家有方,周大人品行端方,對卓然也頗關(guān)注。
杜慧君忙上前行禮,道:“卓公子,恕小的一時眼拙,沒有認出公了來?!?
卓然輕輕擺手,態(tài)度溫和有禮,讓人看了很容易心生好感:“杜大家重了,我很喜歡聽杜大家的戲,看見杜大家,就忍不住出來打個招唿。上面是幾位夫人的觀戲之處嗎?幾位夫人都點了什么戲?”
楊俊真正的意圖是趁著這個機會把董家的人介紹給李謙,但夏哲和周照、林玉等人都在,而且他也不知道李謙到底是什么想法,和董家的人商量之后,董重錦沒有出席賞花會,而是董大小姐先去給姜憲請安,照他們的分析,覺得李謙應(yīng)該會“懼內(nèi)”,若是姜憲喜歡董家,恐怕比奉承上李謙更能讓彼此之間的關(guān)系穩(wěn)定。前院也就以品茶賞花、交際應(yīng)酬為主,點戲的事就交給了后院的婦人們。
杜慧君笑道:“夫人們點了《沉香救母》?!?
這是典型的大戲,而且是講忠孝兩全的大戲,頗得那些老太太們的喜歡。
卓然聽了目光微閃,道:“沒有想到郡主喜歡聽這樣的戲!”
說起這個,杜慧君也有些茫然,忍不住道:“這戲并不是郡主點的。說實話,我給郡主不僅唱戲,也唱過堂會,不是一次、兩次打交道了,可郡主從來不曾點過戲,我壓根就不知道郡主喜歡聽什么戲?!?
他只好準備重新排一出大戲獻給姜憲。
卓然訝然,沉吟道:“從來不點戲嗎?”
“是??!”杜慧君嘆氣,道,“也許這是宮里的規(guī)矩吧?喜歡吃什么,喜歡干什么,據(jù)說那些貴人都不會表現(xiàn)出來,所以宮里的那些大宮女都是察觀色的高手,拿到外面那可是一頂一的能干人……”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人打斷了:“卓然,卓然,你怎么跑到這里來了?讓我好一通找!”
兩人齊齊循聲望了過去。
夏山不知道什么時候找了過來。
他看見杜慧君也頗為驚訝,笑道:“原來是杜大家!我說呢,卓然怎么一去不復(fù)返了,原來是遇到了你??!上次我在翠居,想請你去唱戲,結(jié)果你去了cw山莊,既然這次遇到了,過兩天是我生辰,你到時候給我去唱個堂會吧!別人出多少,我出雙倍。你這次可不能再推我了!”話到最后,他臉色一沉,很有些仗勢欺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