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慈寧宮的思念隨著天氣漸冷越來越深,終于在有一天姜憲去給何夫人請安,何夫人卻在和李長青商量怎樣過重陽節(jié)時達到了頂峰。
她對李長青道:“公公,我想悄悄地回趟京城!”
李長青半晌都沒有回過神來。
“你,是不是誰給你氣受了?”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不由小心翼翼地問道,“還是你覺得在這里過得不舒服?”
姜憲知道李長青誤會了,她更知道自己的這個要求有多荒謬。
誰家的媳婦不是大門不邁二門不出老老實實地在家里相夫養(yǎng)子圍著丈夫孩子轉(zhuǎn),想回娘家,那得看公公婆婆高不高興,丈夫答不答應。不然為什么那么多人家都不愿意女兒遠嫁——原本回娘家一趟就不容易,嫁得遠了,一來一去得好幾天甚至兩、三個月,誰家服侍丈夫、孝敬公婆的媳婦能離家這么久日子?女兒遠嫁,也許從此別過,一輩子也就能見上幾次面,甚至從此沒有再見之日了。
“公公,您和婆婆對我疼愛有加,”姜憲誠懇地道,“將軍對我很是敬重,就是小姑和小叔們,對我也很是友善,我回京城,是有事想做。”
李長青待她再好,也不會因為她想念太皇太后、太皇太妃就會高高興興地讓她回娘家,畢竟娶進門了的媳婦就是自家的人,如果這個媳婦動輒就要回娘家,一副在夫家呆不住的樣子,好像夫家虧待她似的,不管是誰心時恐怕都會不高興。
姜憲不想惹李長青不高興。
他是李謙的父親。
而且她嫁過來之后他對她可以說比親生的女兒還要好。
她不是不懂得感恩的人。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這才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何況,她心里的確有一件事。
如果這次進京既能探望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又能把這件事辦成了,那就是兩全齊美之事了。
因而姜憲講究了些許的說話技巧。
她抿著嘴,抬頭望了李長青一眼。
李長青立刻意識到姜憲這是有話對她說,而且是有很重要的話對她說。
但公公和媳婦通常都是要避嫌的。
李長青不禁為難地耙了耙頭,但身為土匪的大膽和不忌還是占了上風。
他對何夫人道:“你先出去,我有話要跟媳婦說?!?
何夫人早在姜憲提出要回京城的時候已經(jīng)懵了。
姜憲怎么敢說出這樣的話來?
想她嫁到李家十幾年,也不過回了兩次娘家。一次她母親生病,一次是她父親去世。
姜憲就這樣大咧咧地提了出來,李長青會有什么反應?
她眨也不眨地盯著李長青,結(jié)果姜憲說了兩句話,李長青居然讓她回避?
這,這還是那個說一不二的李長青嗎?
姜憲給李長青灌了什么迷湯了?
何夫人直到走了廳堂,被仲秋的晚風吹得打了個寒顫,也沒有想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