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宣對曹太后強大的自信很無語,他恭敬地應是,順從而又謙和。
曹太后很滿意曹宣的態(tài)度,叫了身邊的女官進來擬了懿旨,親自看了兩遍,覺得沒有什么異議,讓女官去用了鳳印,交到了曹宣的手里,并叮囑他道:“你若是沒有好馬,去宮里找珍寶閣的劉清明,讓他給你想辦法。我記得去年西域那邊還進貢了匹血汗寶馬,不行你就先借用幾天。記得把官印什么的都帶上,護衛(wèi)也要挑高手,外面不太平,我記得我來萬壽山之前山西的布政司還上了折子請朝廷幫著剿匪。像他們這種人,不是事情弄得不能收拾了,是不會上這樣的折子的??梢娚轿饕呀浐軄y了,這也是為什么我同意李家回山西的緣故。”
曹宣一一點頭。
曹太后又交待了幾句,這才讓曹宣離開。
曹宣拿著懿旨,就像拿了個燙手的山芋般慢慢地走著。
出了宜蕓館迎面碰上了閔川,他身后跟著好幾個提著食盒的內侍。
“國公爺,您這是要回去??!”他笑盈盈地給曹宣行禮,道,“眼看就要餉午了,國公爺不在這里用了膳再走?”
“不了!”曹宣心不在焉地道,“太后娘娘有事吩咐我,我急著去辦事呢!”
閔川笑著讓到了一旁,道著:“國公爺您慢些走!可惜明天才去宗人府領夏裳,不然就可以和國公爺一道回城了?!?
曹宣聽得一愣,然后暗暗罵了自己一聲“笨蛋”。
難怪太后說他不如李謙。
他怎么沒有想到,這世上除了姜鎮(zhèn)元,最疼愛姜憲的還有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不會像姜鎮(zhèn)元想得那么多。
如果她老人家知道太后娘娘要逼姜憲嫁給李謙,是絕不會答應的。
他怎么把這尊大神給忘了。
曹宣拍了拍閔川的肩膀,說了聲“多謝”,轉頭就步履匆忙地折回了宜蕓館。
閔川愕然,不解地望著曹宣的背景眨了眨眼睛,不緊不慢地帶著那幫捧著食盒的小內侍進了宜蕓館。
曹宣喘著氣沖進了偏殿,曹太后正由兩個小宮女服侍著穿鞋,準備去用午膳。
見狀不由慍道:“阿宣,什么事讓你這么失態(tài)?”
曹宣心里已有了解決之道,正暗暗興奮著,聞只是笑了笑,然后把兩個小宮女趕了出去,坐在曹太后身邊輕聲地道:“姑母,您怎么把太皇太后給忘了!”
曹太后一時沒有意會過來。
曹宣道:“您想想,那姜律和王瓚過去,肯定帶了不少護衛(wèi)隨從去,姜家的護衛(wèi)隨從可不是那些紈绔子弟用來撐場面的花架子,您想想,我就帶那么幾個人去,如果姜律不接旨,不承認這門親事怎么辦?”
這不也是曹家需要依仗李家的緣因嗎?
沒有武力,就沒有說話權!
曹太后看著曹宣隱隱透露著幾分喜悅的面孔,不由笑道:“那你有什么好主意?”
曹宣定了定神,讓自己的語氣盡量的平和舒緩:“我看,與其這賜婚的懿旨由您來下,還不如由太皇太后來下!”
“你是說……”曹太后立刻明白過來,眼睛一亮。
曹宣道:“你想想,姜家可以不聽我們的,難道還能不聽太皇太后的?就算他們不聽,那也是他們和太皇太后的事,與我們何干?而且鳳印在您這里,太皇太后若要下旨,就只能動用皇上的玉璽。如果姜家不遵,那就是抗旨。”
圣旨比懿旨更正式,更有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