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耀東原本不想留下來吃飯的,又沒有提前通知,肯定沒有多煮飯,肯定得有人沒有飯吃,這沒飯吃的人肯定是夫妻倆。
但是奈何林二嫂一直招呼他們,他也就留下來吃兩口,全程林向陽也只是在喝著米酒,招呼他們多吃點。
他們哪里敢多吃啊,一人吃一點,勉強墊一下肚子就放下筷子。
林光遠他們回自己家吃,有他們外婆給他們煮飯。
飯后他們幾個就趕緊收拾衣服,在一眾孩子們的羨慕當中爬上了拖拉機。
也就這時,他們才覺得心里稍微好受了一點,收獲一堆羨慕的目光,虛榮心得到了的滿足,他們感覺這一趟去市里面干苦力倒也勉強值了。
“阿遠他們太厲害了,又要去市里,我連鎮(zhèn)上都沒去過……”
“我也是,長這么大我也沒去過鎮(zhèn)上,沒坐過拖拉機?!?
“阿遠你能不能把足球留下來……”
“不能,你想的美。”
“那我們接下去沒有球踢了。”
“你不是去市里嗎?市里那么好玩,你還要踢球嗎?”
“當然要……”
葉耀東不管身后的童稚語,只管喊了一聲坐好了,就啟動拖拉機,跟林向陽林二嫂揮了揮手,告別了一下就走了。
也就一頓飯的功夫,天就從剛擦黑變成黑透了,他得趕緊回去了,到家又要很晚了。
連續(xù)幾天都是天黑了才到家,回回都聽他們啰嗦。
他也一天比一天早出發(fā),但是依舊還是天黑才能到家,他覺得明天不用那么早了。
反正早出發(fā)晚出發(fā)都是要天黑才到家,那早點起來出發(fā)也沒意義,還不如多睡一會兒。
林秀清卻不那么想。
看他今天更晚了,只想著讓他明天再更早起。
拖拉機剛一停在家門口,車上的孩子就興奮的直接往下跳。
“終于到了!”
“怎么都沒人?”
“樓房!真的蓋上了樓房了……”
“小姑……”
“小姑……”
林秀清笑著道:“都放假了?那你姑丈去的還挺巧的,正好去瞧一下就都接過來了,等會兒給你們把床鋪一下,剛蓋的樓房,這下子都睡得下了?!?
“好啊好啊,我們都還沒睡過樓房,新房子好高啊?!?
“小姑,成湖跟洋洋,還有阿海他們呢?拖拉機都到家門口了,他們怎么沒有跑出來?”
林光遠下車后,張望了一下周圍,卻一個人也沒看到,滿心滿眼的失望,他們都以為會有一堆人圍觀。
“在隔壁樓上玩,自己家的拖拉機,天天來去來去的,他們已經(jīng)不稀罕了,坐都不想坐了,看都不想多看一眼,哪里還會再興奮的跑出來?!?
連周圍的住戶已經(jīng)不稀奇了,聽到拖拉機的動靜也沒人跑出來瞧一眼,大冷天的哪有待在被窩里頭舒服,天天聽,他們都已經(jīng)開始嫌吵了。
“你們吃過飯了沒?”
“吃過了?!?
“吃過了,那去找他們玩吧,在阿海家樓上?!绷中闱逭f完就大聲的朝樓上喊話。
樓上的孩子們一聽到林光遠他們來了,都興奮的哇哇叫,地板都跳的砰砰響,不一會兒窗戶也被打開了。
“阿遠!”
“表哥~快上來~”
三個孩子直接將衣服塞給她,人也立即往阿海在樓上跑。
“不要吵啊,太吵了,等會兒會被趕下來啊?!?
“知道了?!?
葉耀東又將拖拉機停到作坊去,發(fā)現(xiàn)空地上架起了兩口大鍋,周圍靠墻立著十幾筐的小蝦,也知道了今天豐收號回來了。
他在作坊里頭轉(zhuǎn)悠了一下,順便看了一下今天晾曬的魚干,又抓了一把剛煮好的蝦,叮囑他們幾個慢慢烤火慢慢干,困了就睡,明天再干也一樣,才慢慢走回來。
林秀清在他進屋后,就迎了上去,接過他遞過來的帽子圍巾,絮絮叨叨。
“今天更晚,這都七點多了,路上又冷又不安全,哪里比得上家里,今早要是聽我的,四點就起來,那也能早點回來。”
“誰不想早點回來?這不是看著時間還早,天還沒黑,就又拐到你娘家嗎?不然我肯定天黑前就回來了,你二哥還特意留我們吃飯,又耽擱了一會兒功夫?!?
“那你晚上不用吃了。”
“不行,還是餓,在他家哪里敢多吃啊,本來也是臨時過去的,你二哥跟二嫂都還餓著肚子看著?!?
“鍋里還給你熱了飯菜,那你再吃幾口?!?
“嗯?!?
“我明天早點叫你?!?
“不用不用,還是今天那個時間就好了?!?
林秀清白了他一眼,“早起好像要你命一樣,這么不舍得起來,之前夜里出海,2點不都照樣爬起來?”
“那不一樣,我明天肯定天黑前回來?!?
“你已經(jīng)說了好幾天了,然后一天比一天晚,非要把時間卡的那么緊,叫你早點起來,早點回來,你不聽,早起跟要你命一樣……”
葉耀東聽著她的啰嗦,只管點頭,反正說什么他只管應(yīng),錯不了,他要是張嘴反駁的話,只會有更大的暴風(fēng)雨。
“哦,對,娘今天已經(jīng)看了日子,農(nóng)歷二十二是個好日子,比廠里說好的交期晚了兩三天,正好預(yù)留了時間。”
“可以啊,等我過兩天在縣城里頭轉(zhuǎn)悠轉(zhuǎn)悠,賣點魚露,順便去廠里頭跟廠里說一下?!?
“還打算去縣城里賣嗎?”
“嗯,賣給那些雜貨鋪或者飯店挺好使的,這兩天在市里頭都是這么賣的,打算去縣城復(fù)制一下?!?
葉耀東順便把他今天琢磨到的想法,跟她說了一下。
“那你這樣有得忙活了,每天都得開著拖拉機出去賣魚露。”
“嗯,反正這段時間一直起風(fēng),不適合出海,離過年也沒有多長時間,閑著也是閑著,那么多的貨堆在那里,我心里也慌,能多賣一點就多賣一點,看看能不能打開一點銷路?!?
“這頭一批要是都賣出去,后面只要瞅好時間過去給人家續(xù)上就行。”
林秀清頓時覺得他好辛苦,早出晚歸的都在外頭,自己只要在家里看好作坊,做好飯就行,比起來舒服多了。
她說話也放溫柔了些,不像剛剛那么埋怨的絮叨。
“那你路上多小心一點。幾十噸的貨,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賣完的,我們慢慢來就行了,反正手頭也還有錢,不著急。”
“知道?!?
就是有了點壓力了,幾十噸真不少,本錢花下去的,他怎么也得想辦法拿回來,反正這也是一個長期的項目。
做久了,也是一項固定的產(chǎn)業(yè),反正萬事開頭難,現(xiàn)在開頭看著已經(jīng)算是挺好的了。
飯后,林秀清又貼心的給他打個洗腳水,讓他舒服的洗了把臉,洗了個腳上床。
隔壁的隔壁不停的傳來了各種吵鬧聲,并且也伴隨著不少的罵聲。
不一會兒,吵鬧聲就延續(xù)到各家了,大概一個個都被趕了出來了,他們家也開始了各種鬧騰。
林秀清去樓上鋪床時,也是不停的喊叫,讓他們小聲點,偏偏幾個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只停了幾秒,然后又開始吵鬧了起來,直到她拿鞭子才消停了5分鐘。
但是也就真的只有5分鐘,過了就又故態(tài)復(fù)萌。
葉耀東也有些后悔讓他們在家里玩兩天了,他躺在床上光聽到樓上不停的傳來各種跑來跑去的聲音,拿鞭子嚇唬也沒那么頂用。
他出去威脅他們,再吵的話,明天都送到市里,這才徹底消停了,才舍得睡覺。
接下去,他又送了兩天貨到市里,并且在第三天時,順便也把林光遠三兄妹也一塊打包送過去。
只不過是兩天,他的耐心就已經(jīng)被他們消耗殆盡,恨不得趕緊將他們踢走。
本來放寒假,他家八九個在那里就已經(jīng)吵得不得了了,另外再來三個,簡直是在要他的老命。
把人送走后,他才松了口氣,不過想到家里的9個,他的太陽穴又隱隱作痛。
為什么要放假?
為什么會有寒暑假,直接讓他們連讀不好嗎?
這樣就不至于無憂無慮的一直吵。
學(xué)校為什么要這么仁慈?
葉耀東送完市里頭的貨,給市里保持了充足的庫存,整一個倉庫都堆滿了大缸,他才又繼續(xù)轉(zhuǎn)戰(zhàn)縣城三天。
然后又跑到鎮(zhèn)上,在鎮(zhèn)上轉(zhuǎn)悠了一天,沿途的村子他也花了一段時間,都跑了一趟,最后才是他們附近的幾個小村子,每天都基本賣空了才回來。
在鎮(zhèn)上的時候,他還特意跑到宏升去賣魚露,王茂全當然很給面子的留下了兩缸,并且讓他半個月后再送兩缸。
葉耀東美滋滋,胖經(jīng)理果然還記得他,當然了,他也攀關(guān)系的好好捧了人家?guī)拙洹?
順路經(jīng)過胖子的小店鋪時,他還進去瞧了一下,不過他去的時候都中午了,店里賣的是鹵料,早餐都已經(jīng)收起來。
胖子也不在,說是去找老丈人收豬下水了,他老婆倒是熱情款待了他,給了他一個鹵的大豬肚,讓他路上拿著吃。
葉耀東也不由慶幸了一下,還好胖子沒在,不然他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挨揍……
這些天,附近的村子能跑的他通通都沒落下,銷量也很可觀,就這么十天左右,他就已經(jīng)賣出去差不多120缸,一缸大概100多斤。
這相當于,他就這么幾天就已經(jīng)賣多斤,相當于賣了六噸多一點。
水缸跟魚露加起來差不多售賣了2400塊,直接把土地的錢回本了,人工跟油錢成本也基本都回來了,差一個木桶水缸的材料錢。
林秀清跟他兩個人在屋里算賬的時候,都開心極了。
“沒想到這幾天差不多就回本了一大半,接下去就差一點材料跟蓋作坊的成本了。那這樣,咱們是不是很快就能賣完了?才這幾天就賣了六噸?!?
“想太多,這幾天算是第一批賣出去,所以收進來的錢也很可觀,因為全部都集中在這幾天了,接下去就沒那么快了,東西販賣總有一個過程,總有一個消化期?!?
“等一家店鋪將百斤都消化了,大概也要半個月到一個月之間,肯定沒那么快,后面賣起來就慢了?!?
“假設(shè)我們一個月賣6噸,有30噸,那也要五個月才能都賣完,在這五個月期間,也可能會有新的小販跳出來要批發(fā),所以也差不多。”
林秀清高興的直點頭,“那也很好了,第一批能賣出這么多,后面的話只要穩(wěn)定給人家送過去就行了。才六噸咱們就回本了一半,剩下的只要出個千把塊砌墻成本,那我們還能掙……”
“你傻了?第一次回本是因為有水缸的錢,后面再賣的話就沒有水缸的錢了,人家已經(jīng)買過一次水缸了,剩下的就是直接替換就可以了,只要花一個魚露的錢就行了?”
“一個月賣六噸的話,一噸等于1000千克,斤那大概進賬1200塊,咱們就不算零售,直升批發(fā),反正市里頭那些零售也賣不了多少。”
林秀清拿著紙筆算著,“我覺得那里頭的數(shù)量沒有30噸,那按25噸算,后面19噸扣掉水缸的錢,就進賬4000塊左右了?”
“差不多?!?
“那也可以,那等全部賣完了,咱們也差不多回本了,后面那些材料都還能繼續(xù)用。作坊的地,加工人砌墻也差不多花個三千多塊,目前200個水缸跟木桶的成本也要三四千塊。”
葉耀東搖搖頭,“這還沒賣完,也說不好,不用算的那么細,反正全部都賣完,本錢應(yīng)該也差不多能回來,差也差不了多少,水缸跟木桶都是可以多次使用?!?
“第二批次訂的200個水缸也是成本,這個因為還沒給錢,也沒加進去成本。作坊里頭的那些現(xiàn)在沒水缸也暫時不急著過濾,反正還有好幾十缸過濾好的放在那里備用,留著補貨也足夠了?!?
“等第二批水缸送過來,再繼續(xù)過濾裝缸保存,到時候等你爹通知,再送一批到市里去替換空缸回來,又能重復(fù)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