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吃齋連續(xù)做了七天道場后,到了第八日上午就開始了媽祖出巡儀式,村民們一大早就都圍在媽祖廟門口看熱鬧。
禮樂隊請了兩班輪流在媽祖廟奏樂,等早上9點左右時辰到了后,一位阿婆小心地將媽祖神像前兩尊媽祖像中的其中一尊抱出來,由另一中年漁家女抱送到神轎中,端端正正放好,并圍扎好紅綢。
村長在神像前的三個香尊中,又各插下三支清香,然后示意廟門外的人鳴鑼開道。
走在最前面的是扛著“開道”旗的抄鑼(大鑼),跟放鞭炮的,身后左右兩邊是舉著“回避”的匾額,后頭緊跟著的青壯年手舉,上面寫有“四季平安”、“國泰民安”、“風(fēng)調(diào)雨順”等字樣的牌匾。
中間跟隊伍的末尾各有一幫禮樂隊,媽祖坐在木制的神轎上被8個青壯年抬著走在中間,兩旁跟著的侍女是村子里的小姑娘裝扮的,總共八個。
葉惠美也被選去當(dāng)了侍女,手里還拿著花籃,隨時左右。
葉家的孩子們看到紛紛叫嚷著:“是小姑,是小姑。”
“小姑今天抹粉了好漂亮啊~”
難得有熱鬧看,整個村子的人差不多都出來了,跟在兩旁陪著媽祖出巡,因為是周末不上學(xué),不止是葉家孩子。村子里大孩子小孩子也全都一蹦一跳的跟在后頭。
葉惠美聽到家里孩子們的叫聲,看了過去,微微一笑,卻在收回視線時,瞄到了不遠(yuǎn)處眼睛都看直了的阿光,有些尷尬的微紅了臉頰,然后專心跟著隊伍前進。
人群里也有人在那里討論著葉惠美是不是還沒有對象,念叨著自家親戚有沒有年齡相當(dāng)?shù)目梢越榻B。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葉家人長相都周正的很,只是經(jīng)過一個夏天葉惠美黑了點,但是今天她特意擦了粉,顯得皮膚白皙,在一眾侍女當(dāng)中,還是挺惹眼的。
阿光不爽的聽著旁人的談?wù)?,卻又無可奈何,凡事總要循序漸進的,他無奈的一直跟在神轎身旁。
隊伍的后面還有人擔(dān)著兩只腳籮的爆竹、鞭炮,由專人邊走邊燃放。
伴隨著鑼鼓聲、爆竹鞭炮聲,出巡隊伍走過不平整的海濱石子路面,攀上古樸的石級,在漁村大道、小徑中穿行,或上嶺,或下坡。
媽祖出巡會把村子里所有的道路都走遍,會在所有村民的家門口停留,有的人家門口會擺放供桌,到了誰家,那戶的當(dāng)家人就去上三炷香,直到將全村都逛遍了后,儀仗隊才往海邊走。
沿著河岸從東到西走了一圈,又走到了沙灘上,然后在整片沙灘的正中間停留。
禮樂隊還要上前給媽祖表演,奏樂一段,保佑漁民海上生產(chǎn)平安、家庭吉慶平安,祈佑漁民家船吉慶、災(zāi)禍遠(yuǎn)遣、福慶臨門、潮潮滿載、水水興旺。
相傳媽祖真名叫林默,是閩省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誕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三日。
在她出生之前,她父母已生過五個女兒,十分盼望這一胎是個兒子,卻大失所望。
但是在她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里鄉(xiāng)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照耀得島嶼上的巖石都發(fā)紅了。
所以,她父母感到她必非等閑之女,也就特別疼愛,因為她出生至滿月都不啼哭,便給她取名林默。
長大后,她立志終生行善濟人,失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愿。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yè),平素精研醫(y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zāi)。
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在沿海一帶的聲名遠(yuǎn)播。不管誰遇到什么困難,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她也熱心的幫有求于她的鄉(xiāng)親排難解紛、避兇趨吉。
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不僅通曉天文氣象,而且熟習(xí)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不少礁石,在這海域里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
她還會測吉兇,必會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說她能“預(yù)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987年(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羽化飛升之日,實際上她是在海上救難時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