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傳來劇烈的摩擦聲,仿佛有一個身軀龐大的東西正在一寸寸擠入隧道,粗糙的皮膚與巖壁摩擦,兩側(cè)的泥人被碾碎。
李白勐地睜大了眼睛,她知道,是注生娘娘追來了。
下一瞬間,張援朝的聲音就變了,變得憤怒,李白完全能想象得到這個蒼老卻魁梧的男人此刻一定威風(fēng)凜凜,“來啊!老漢我找你很久了!啊啊...還我閨女命來!”
伴隨著最后一聲嘶吼,這個男人義無反顧的沖向了注生娘娘,而李白也終究是跌跌撞撞的沖出了隧道。
她眼含熱淚聽著身后很遠(yuǎn)處傳來怪嬰的凄厲叫聲,她無數(shù)次的想回頭,想回頭再看一眼那個男人,可不行,一旦回了頭一切都會前功盡棄,張援朝的死也會變得毫無意義。
她要活下去,替張援朝做完他沒有做完的事,毀了黑水村,毀了這座人間煉獄!
在這一刻,這仿佛早已不是一場任務(wù)那么簡單,而是她的責(zé)任,無法逃避的責(zé)任。
她沖向那把搖搖欲墜的長梯子,然后拼了命的朝上爬,她已經(jīng)能聽到身后隧道中傳來的窸窸窣窣的聲響,數(shù)不清的怪嬰正向她追來。
翻出井口后,她趴在井沿上朝下看,一雙眼睛早已哭到紅腫,她多希望能再看到張援朝的身影,可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怪嬰從隧道中涌出,李白絕望了,她一直堅持到怪嬰爬上梯子才勐地將厚重的蓋板扣緊。
插上結(jié)實的木栓,李白如同丟了魂一樣跌坐在地上,聽著怪嬰的利爪不斷抓撓蓋板的聲音,李白崩潰了,終于放聲大哭出來。
張援朝死了,再也不會回來了,她失去了一位親人。
一陣很輕很輕的腳步聲摸到了李白身后,在確認(rèn)面前之人就是李白后,堯舜禹快步走上前。
“怎么了?”堯舜禹攙扶起李白,同時也聽到了厚重蓋板下的抓撓聲,這聲音讓他皺緊眉,“走,我們先離開這里。”
回去的路上,根據(jù)李白斷斷續(xù)續(xù)的描述,堯舜禹也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心中對于那個憨厚臉的漢子也多出了幾分敬意,“原來是喊山人前輩,哎,真是...真是可惜了?!?
李白在逃命的途中身體多有擦傷,膝蓋也撞破了,堯舜禹就背著她,兩人一同往回走。
令李白意外的是,堯舜禹對于喊山人的了解居然比她要豐富的多,據(jù)堯舜禹說,喊山人的入門門檻比一般的陰行要更苛刻,五弊三缺就不說了,最好是那種家里遭了大難的,而張援朝顯然就屬于這一種。
既然入了山門,那喊山人這輩子就和大山割舍不開了,除去尋常的活計不,喊山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人,需要喊山人出手的一般都不是普通的走失,而是那些被山精林怪迷了眼的人,用他們的行話講,也叫被大山“吃”進(jìn)去的人。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點,才讓喊山人的名聲越傳越邪乎。
喊山人敬畏山林,拜的也是山神老把頭,所以對于普通的山精林怪他們還能盤盤道,可遇到真正有了氣候的邪門東西還是不敢招惹的,這就催生了喊山人的另一個習(xí)俗——換命。
那些被大山“吃”進(jìn)去的人喊山人能救,但必須要用另一個換才行,這樣才能既救出人,又不得罪那些邪門東西。
而被救出的人出來后也必須對這件事守口如瓶,這是喊山人的規(guī)矩,也是山神爺?shù)囊?guī)矩,一旦有人亂說話,遲早還會被山神“請”回去。
救人的人必須要心甘情愿,喊山人帶著此人找到迷途的人,隨后將此人留下,再帶著迷途的人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