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工坊外,此時已經(jīng)聚攏了大批人。
晉商、京商和魯商,正是這批鬧事者的主要發(fā)起者,百來號人全都換上了短衣、小帽等平常服飾,號稱是前來圍觀的百姓。
京城士子有不少被挑撥前來跟外戚張家“講理”,他們被頂在了人群前頭。
真正的百姓占總數(shù)或許連三成都不到。
且就算真有跑來看熱鬧的,也多為左鄰右舍,他們平常受了工坊的一些恩惠,對于張家并沒有太多的抵觸情緒,更多是來瞧個究竟。
隨后而來的是本地坊正。
他帶著一些從地方上臨時招募來的丁壯,態(tài)度相對中立,主要是為了維持秩序才出現(xiàn)在此。
因為坊正生怕鬧出什么亂子,尤其知道這里是外戚張家的產(chǎn)業(yè),如果真出事的話,本地坊正很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