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安滿月的時候,也是玲瓏剛出月子,鄭家沒有大肆擺酒慶祝,只是自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頓飯。
鄭天森還用照相機給閨女找了很多滿月照。
等到照片洗出來,家里人先搶上了,大院那邊都擺了不少安安的照片。
遠(yuǎn)在南邊的鄭天寶,沒有趕回來喝侄女的滿月酒,卻寄了禮物。
這些禮物也是送到了玲瓏心坎上。
鄭天寶送來的是從港城那邊弄來的進口嬰兒奶瓶,還有一些嬰兒紙尿褲。
雖說紙尿褲只能用一段時間,可也大大減少了他們家里洗尿布的頻率。
長時間使用紙尿褲的話,其實對小寶寶也不好。
因為小寶寶的皮膚嬌嫩,紙尿褲帶久了,皮膚就會受影響,不是紅了,就是捂出痱子。
要避免就是勤換,但玲瓏他們的紙尿褲數(shù)量又不多,做不到。
只是晚上睡覺時偶爾用一用的話,是最好的,大人起夜能少一些,孩子也不會尿濕滲透褥子床單。
玲瓏出月子后一個月,就聽到了一個好消息
十二月一日這天,商業(yè)部通告全國,敞開供應(yīng)棉布,絮棉,取消布票。
此消息一出,廣大人民群眾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不管是城里還是鄉(xiāng)下,布票都是極為稀缺的。
尤其是鄉(xiāng)下,不知道多少人好幾年都不做一身衣服。
那真是家里大的穿老的衣服改的,小的穿大的剩的,衣服不停的改縫,縫縫補補便又是三年。
在鄉(xiāng)下,能穿一身毫無補丁的新衣服出去,那都是極有面子的事。
布票的取消,也讓玲瓏看到的巨大的市場與商機。
沒有布票限制,很多人就能比較盡情地消費買衣服了。
也能促進私營服裝作坊,企業(yè)工廠的誕生發(fā)展。
因為這個消息,她還專門出了一趟門,去找小江好好聊了聊。
嚴(yán)打讓社會風(fēng)氣變好,布票的取消也代表了經(jīng)濟政策的風(fēng)向標(biāo)。
他們的衣服店,又可以擴張了。
開第二家店的時候,他們蟄伏等了很久,可這開第三家店,機會已經(jīng)來了。
有了一次開新店的經(jīng)驗,小江也不再陌生。
知道玲瓏這個嫂子還要奶孩子,不能出門時間長了,他就把開新店的任務(wù)夜一力承擔(dān)下來。
考察好的地方,再通知玲瓏去看抉擇。
還有新店的員工。也可以先招聘上培訓(xùn)上崗了。
一回生二回熟,這次羅姐也挑起了大梁,作為他們服裝店最早的元老員工,羅姐不再是單純一家店長的職責(zé),像招新人,培訓(xùn)上崗的事,也基本交給了她負(fù)責(zé)。
當(dāng)然,羅姐能干更多的活,也能掙更多的錢,不管是玲瓏還是小江,都不會虧待她的。
新店的門面,玲瓏依舊是打算買一個不租。
他們擴新店不差這些錢,長期來看,買比租更劃算。
要不了幾個月,鄭天欣的孩子就也要出生了,即將當(dāng)爸爸的小江,現(xiàn)在是掙錢動力十足,想著一定要讓妻兒過上更好的生活。
就選店面的這事,幾天時間,他就挑了好幾處。
這也得益于現(xiàn)在做買賣的人越來越多,市場活躍起來。
有了可供挑選比對的目標(biāo),玲瓏就出去跑了一趟,全部看完后,她心中就有了決定。
交錢,買鋪面,簽合同,辦手續(xù)。
一套流程下來,他們就又多了一家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