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天氣一天天變冷,玲瓏也換上了冬衣。
后世被記載進史冊的那場重要會議也終于召開。
對內(nèi)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轉(zhuǎn)變,對社會和國家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親眼從報紙上看到有關會議報道,玲瓏心潮澎湃,她又見證了一件歷史大事件的發(fā)生。
寫給鄭天森的信里,她也提起了對這次會議相關政策的期待和雀躍。
鄭天森日常倒是看報和聽收音機廣播呢,不過本來沒對這次會議特別關注,但在玲瓏的影響下,了解得多了,也產(chǎn)生了一些感悟和期待。
京城各個大學里的學生們,都很關注時事,對于這次會議,也產(chǎn)生了熱烈的討論。
各種看法的人都有,玲瓏這個歷史的見證者當然知道未來會朝著哪個方向發(fā)展。
不過她從不參與大家的爭論,也就是在舍友們提起這個話題時,稍微表達一下自己的態(tài)度。
對于此次會議做出的政策改變,她當然是持樂觀態(tài)度的。
只是,她無法把自己知道的那些已知結(jié)論告訴任何人,但喜悅的心情是無論如何都擋不住的。
一般她去大院的時候很少和鄭家人討論國事政治。
但大概這次會議做出的一些政策太過驚人,鄭天寶和鄭天欣在家熱烈討論,玲瓏被拉著也不得不加入其中。
即使再隱藏,情緒上頭后,她還是輸出了不少觀點。
曾瑜還好,鄭父看玲瓏這個兒媳婦的目光卻越來越不一樣。
哪怕身在軍隊不從政,可作為級別相當高的軍方干部,鄭父對于國家的各種政策變動也要隨時了解的。
玲瓏輸出的那些觀點,很多都讓鄭父眼前一亮,也得到了一些啟發(fā)。
在之后參加的一些會議還有和友人同事的談話中,他就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觀點,無形之中,也影響到了一些事的走向。
這大概就是玲瓏這個小翅膀扇動的變化吧。
在和兒子的一次通話中,鄭父毫不吝嗇夸贊了玲瓏,鄭天森那個驕傲呀,他媳婦當然是最優(yōu)秀的。
鄭天欣在得到哥哥的拜托后,時不時的就去玲瓏學校一趟。
玲瓏不知內(nèi)情,還以為是小姑子關心自己呢,格外感動。
她和舍友一起去百貨大樓時買了不少毛線,本來只打算給身在遠處的那父子倆一人織一件毛衣的。
這不,就又給鄭天欣也勾了個毛線帽出來。
玲瓏有著超越現(xiàn)在流行的審美,她勾出來的毛線帽,鄭天欣格外喜歡,在學校里經(jīng)常戴,還被人問起她從哪里買的呢。
至于曾瑜夫妻兩,玲瓏也沒忘記,就是速度慢了些。
給婆婆,她織了個圍巾,給公公,她勾了個手套。
曾瑜夫妻兩收到兒媳婦孝敬的禮物都很喜歡。
至于遠方的鄭天森,收到媳婦親自給他織的毛衣后,更是愛不釋手,總是穿在里頭。
就連聰聰,在和小朋友玩時,都會故意炫耀自己的毛衣。
“這是,我媽媽給我織的?!?
別說,這炫耀還真讓很多小朋友都很羨慕他。
鄭天森電話里給玲瓏說起這事,玲瓏好笑又欣慰。
“等我抽時間,再給聰聰織點東西。”
“不用,你學業(yè)要緊,也不要累著了,對了,這又快放假了,你想好今年過年在哪過了嗎?”
“你怎么想的?”玲瓏反問。
只要能和這父子倆在一起,其實她在部隊那邊還是在京城過年都可以。
“我今年可能不能回京城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