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傳說中,須彌山的模樣、大小、方位說法各異,甚至有大相徑庭處,有的流派說,須彌山位于宇宙最高層級的天中,山中異花金殿,清香輕拂,佛居其中。
還有一個說法是:須彌山乃三界之中心,其廣大無比,外有七座金山,名字就不抄了與這七山相連有七海,是為內(nèi)海。七山之外有鐵圍山為外限,這便是所謂外海,在外海之外,便是西游記上曾見著的那四大州了。
易天行無法從多達(dá)幾十種的說法里,找到哪種是真實(shí)的,他只是知道須彌山是一座山,山上有廟,廟里曾經(jīng)有個天上地下最厲害的和尚。
或許須彌山已經(jīng)頹敗久了,所以凈土方面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安排。經(jīng)過與善功德佛的一戰(zhàn)后,易天行踩上那宛若景玉般的石板路,沉默的前行,不知道走了多久,走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是一片黑暗的空間,但他并不皺眉,只是遁著識海里的地圖識記往前行著,心志堅(jiān)定不二。
走過黑暗,便是金光,一片金光。
易天行搭著手蓬,踩著黃褐色的巖石上。舉目向前方望去,知從何處散來地光芒,映照在這個天地里,七座黃褐色的小山在這空間中飄浮著。下來根本毫無著力處,也不知道這么重的巖石山是怎樣停留在半空之中的。
光芒本來無色,但映照在這黃褐色地山巖上后,頓時被反射出類似于金光般的光線,彌漫在這個空間里,看上去不不無比。
七座金山飄浮在寧靜的空間中,緩緩移動著,與巨大的空間相比,顯得無比的渺小。
而在這七座金山的拱繞間,有一大片云霧遮住的所在。那處白霧彌漫,看不清楚里面究竟是什么。但隨著金山的移動。偶有金山遁入霧后,要許久才能出來,可以想見那片地方極為巨大。
金光漸盛,白霧漸散,霧后那極為龐大的所在,終于緩緩顯出了真容。
黑色的山巖,殘破地石階。雜亂的草木。
白霧之后,緩緩出現(xiàn)這些景象,但與整個比起來,這只是滄海一粟罷了。
緩緩地,全部景象出現(xiàn)在易天行的面前。
雖然此時易天行還在小金山上,離那處有數(shù)千公里之遙,但他依然止不住張大了嘴,看著那個從迷霧中緩緩顯出真容的龐大山峰,看著那山雍容而尊貴地俯視著空間里的一切。感受著那股因?yàn)榫薮蠖鴰淼膲浩雀校駠@道:
“額的親娘咧,好大一個山包包。”
不知其方圓多少里。不知其上下多少米,懸崖陡峭,如巨鏡垂于天,高山厚土,浮于空間之中,緩緩移動,一股可怖的壓迫感油然而升,龐大地體積自然流露出一股睥睨天下的氣勢。
好一座巨山。
好一座須彌山。
易天行一腳向前,踩在山巔的黃石之上,撓了撓腦袋,看著面前這令人無比震撼的景象,半天說不出話來,著實(shí)被這個宇宙間難得一見的大石山給震了。
半晌之后,他才回過神來,自自語道:“海在哪兒呢?”
既然須彌山旁果真有七座金山,那山與山之間的內(nèi)海又在何處?這個問題雖然有些費(fèi)腦袋,但也不會讓易天行產(chǎn)生什么根本性的苦惱,他皺皺眉頭,看著數(shù)千公里外的那個“大石疙瘩”,腳在黃褐色的山石上輕輕一踩,無數(shù)道云絲無由而生,絲絲綿綿裹住了他地小腿。
將身形一看,手握鐵棍,便化作一道金光,直奔須彌山而去。
飛的愈近,須彌山便顯得愈加龐大,那股天生的壓迫感也更具威力,讓易天行地飛行姿式都變得扭曲怪異了起來,似乎那座佛家圣山有些什么特殊的魔力。
離須彌山還有數(shù)十公里處,易天行的云訣終于支撐不住,靈臺一懈,便松了開去,整個人飄浮在山前的空間中。
他嘆了口氣,旋又噴出天火,化身阿童木再次起飛,心里暗暗可惜陪伴自己苦旅數(shù)月的那雙破草鞋。
草鞋遇火即融,化為青煙,而易天行也借著天火反沖之力,沖破須彌山那無形的束縛,飛入山中,眼看著越來越清晰的山谷殘階敗樹,一股莫名的情緒迅疾占據(jù)他的胸臆。
“噫?”易天行本來準(zhǔn)備直接飛到須彌山的最高處,不料一入結(jié)界,便感覺到一股沛然莫御的巨大力量從腳下某處傳了過來,雖然他此時的神通境界應(yīng)該足以應(yīng)付這道力量,但他不知道這座巨山里究竟有沒有什么古怪,所以不敢造次,而是依順著那道巨力,緩緩降落到地面上。
山腳下的地面是綠草如茵,一大片鋪了開來,看著很是悅目,不知為何是平看的一塊,不遠(yuǎn)處便是山腳,那處有些參天樹木,易天行叫不出來名字。
綠草之中,有些地面流水正緩緩流淌著。
抬頭望山,直到腦袋快要掉下來了,易天行才看見這巍然須彌山的全貌,龐然大物。青石為峰。
高山仰止,確實(shí)是很讓人震撼的感覺。
像一條灰龍,易天行咚咚踩著地面,飛掠過草坪。掠上看著有些殘破地石階,以最快的速度往山上跑去,沿路不及看風(fēng)景,只是覺得那些殘破的廟宇和石門讓人感覺有些凄清。
不時有些沾滿了灰塵的蓮花座在他地身旁向后掠飛。
須彌山確實(shí)敗落了,試想當(dāng)年,佛祖在時,此山乃三界中心,八方羅漢來拜,法會一開經(jīng)年,焚香頌經(jīng)。異禽匯聚,善知識德長老無比歡欣而坐。
而五百年前佛祖去后,此山便也成了死山。佛門的中心,如今已經(jīng)轉(zhuǎn)到了西方的凈土。
須彌山已經(jīng)失去了往日的榮光和崇高地位,只空留下這一大處青山無語。
易天行的臉色越來越靜,瞳子里越來越清明,眉頭卻是漸漸皺了起來,佛經(jīng)中曾,欲界之中。六欲天有好幾位都住在這須彌山中,那些也都是很牛的人物,連帝釋天也在此處,想那凈土再猛,也沒辦法將須彌山掃干凈吧?為什么自己這一路上山,眼中所見,除卻青山還是素山,一個活人也不能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