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天行被那寧靜眼神望的一陣恍惚,半晌后為難地攤開雙手道:“搶答器不在我這里,我怎么答?”
小縣城的高中學(xué)校哪有什么電子搶答器,比賽時各班用的就是擺在桌子前面的一個小鈴鐺。
鄒蕾蕾一聽,轉(zhuǎn)身對胡云笑了一笑,緊接著卻把那個小鈴鐺搶了過來,遞到易天行手里。
易天行一愣。胡云也很是生氣,但轉(zhuǎn)念一想,讓全校學(xué)生看看易天行怎么出丑豈不是更好?
“請說出中國文化史上以四為數(shù)的稱謂,請至少說出五個以上,答對得二十分,答錯扣十分?!敝鞒掷蠋煼隽朔霰橇荷系难坨R,慢慢問道。
這題確實有些難度,加上答錯了要扣分,各班都不敢搶先按鈴,而是三個人埋首一處在紙上寫著自己能記著的答案。鄒蕾蕾看著別班上的同學(xué)都是滿面愁容,趕緊推易天行。
易天行輕輕嘆口氣,用兩個指頭拈起那個小鈴鐺搖了一下。
“叮咚”一聲脆響。
本是嘈亂不堪的教室頓時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這個拿著鈴鐺,滿臉微笑的年輕學(xué)生。和易天行坐在一張桌子上的胡云更是帶著驚愕的神情看了過來,他剛剛想了半天也只想出四個,難道這人這么快就找到答案了?
易天行看了鄒蕾蕾一眼,苦笑了下,說道:“初唐四杰,唐代四大家,蘇門四學(xué)士,永嘉四靈,中興四大詩人,元曲四大家,吳中四大才了?!鳖D了頓又說道:“七個,應(yīng)該夠了吧?”
主持人看看手上的正確答案,忍不住又扶了扶眼鏡,帶著一絲不可思議的神情說道:“夠了夠了?!?
“等等?!比嗟囊粋€女學(xué)生忽然站了起來,“初唐四杰、蘇門四學(xué)士、元曲四大家這些都能明白,但從來沒有聽說過什么唐代四大家,還有什么永嘉四靈,不會是你在瞎說吧?”
易天行看著這個女孩,一笑后靜靜解釋道:“唐代四大家不是說的文章四大家,而是書法四大家,唐代書法以楷書為尊,所以稱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quán)這四位為唐代四大家至于永嘉四靈,則是南宋詩人徐照、徐璣、翁卷、趙師秀的合稱,這是因為這四人均為永嘉人,也就是現(xiàn)在的浙江溫州,而且字號里面都帶一個靈字。徐照字靈輝,徐璣字靈淵”
空大的電化教室里響起少年人稚氣尚未全脫的聲音。
“我國古代最早的字典是什么?收字最多的字典是什么?分別收字多少?”
校長出的題目果然夠變態(tài),可惜,今天這場知識競賽場上有一個更變態(tài)的選手。
連著幾道變態(tài)題目的出現(xiàn),終于讓其它幾個班的學(xué)生放棄了解答,反是頗有興致地把眼光往一班的答題桌上投來,此時的縣中知識競賽似乎變成了易天行,這位以揀破爛出名的高二一班學(xué)生的單人舞臺。
易天行被眾人的眼光瞧的渾身不自在,更不自在的是還要把手上那個小鈴鐺搖響。
“最早的字典是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共收單字9353個。收字最多的字典是康熙字典,共收字47035個?!?
“我國有多少個西湖?”主持老師也不請同學(xué)們搶答了,很自然地把眼光投向易天行處。
易天行也懶得再搖鈴鐺,直接答道:“清王氏卓的《西湖考》里說,全國以西湖名者,凡三十一。但清代《冷廬雜識》中說:‘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杭州最著’,只可惜沒有舉出三十六個西湖的位置?,F(xiàn)在的資料,除杭州以外,全國還有湖州西湖、華縣西湖、漢州西湖、壽昌西湖”
“世界大概有多少種語?”
“五千六百五十一種,其中一千四百種尚未被公認(rèn)為獨立語,有的正在消亡中”
“牛郎星和織女星相隔多遠(yuǎn)?”
“一百五十萬億公里?!?
“這是多少光年?”主持老師這時也對這名學(xué)生充滿了好奇,見他沒說光年這個常用單位,一時興起,自己加了一問。
“嗯?”易天行一愣,忽然咧嘴笑道:“大家自己除一下吧,我忘了,這時候也算不出來。”
看著破爛王如此博聞強識,再偏僻的事情好象他都知道,偏偏此時卻在運算上自承不行,一直安靜聽著他答題的全校學(xué)生不由覺得好生古怪。教室里安靜良久,空氣中這種奇怪的氣氛終于讓大家忍不住齊聲大笑起來。
隨著大笑,還有經(jīng)久不息熱烈動人的掌聲。九四年初夏的這天,高陽縣縣中的掌聲是有史以來最熱烈的一次,掌聲仿佛穿過教室外的梧桐樹向天外飛去,似乎在預(yù)告著什么。這一個場景一直留在易天行的腦海里,直到很多年以后都無法抹去。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