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浮生笑道:“老一輩革命家的覺悟,確實令人心生敬仰……謝先生應該知道我的身份,我這次過來,也不是單純以潮江市市委書記的名義,更是用私人身份,見一見長輩?!?
“能得到謝先生的接待,已經是我的榮幸了。”
謝振華微微一笑,和劉浮生說了幾句客套話。
劉浮生說:“除了私事,我也想問一問,謝家對潮江,乃至整個粵東地區(qū)的宗族情況,大概秉承著什么樣的態(tài)度?”
謝澤華沉吟道:“粵東地區(qū)的宗族觀念,擁有極為悠久的歷史,包括我們謝家本身,也是土生土長的粵東人,在我們客家文化里,同樣有著濃厚的宗族概念?!?
“我祖父和我大伯,以及我父親,曾經有過一番討論?!?
劉浮生驚訝的說:“謝帥當年就考慮過宗族的問題?”
謝澤華笑著點了點頭:“建國之后,我祖父受命治理粵東地區(qū),自然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事情,不過當時的社會狀況,劉書記應該也很了解,百廢待興之時,一切以穩(wěn)定為主?!?
“尤其粵東之地,對于國家的建設非常重要,祖父雖然知道,粵東宗族各自為政的觀念,不利于國家的團結,卻必須要以大局為重。”
不同的歷史時期,自然要實行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如果一味強求,反而落了下乘。
當年國內民生凋敝,又被敵對勢力嚴密封鎖海岸線,各種物資,極端匱乏。
粵東省位于天南邊陲,是國家對外經濟的唯一窗口。
國家需要相對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與外部進行交流,為國家吸納足夠的外匯,和外界較為先進的思想。
正因如此,謝帥對粵東省的宗族現(xiàn)狀,并沒有強加干涉,基本原則就是,只要能為國家做出貢獻,能為地方上的穩(wěn)定做出貢獻,一切都可以談。
對于歷史遺留問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如今謝澤華主動將其挑明,也是表現(xiàn)出了,談事的極大誠意和對人的友善態(tài)度。
謝澤華說:“宗族擁有更強的凝聚力,當年利大于弊,如今的走私問題,也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就是國家面臨封鎖,又迫切需要某些東西時,必須用非常規(guī)的手段,讓海外的物品流入到國內。”
“我大伯曾經問過,這種情況,何時才能徹底得到改變?祖父說,應該是大伯和我父親那一代,就能做出徹底的改變,因為國家會不斷的向上發(fā)展,社會也能穩(wěn)定到,讓所有人不依靠宗族的血緣關系,也能獲得充分的安全感。”
“屆時,宗族的力量就可以被不斷的削弱了,最終使得整個中華民族,都信仰同一種思想,在國家的號令之下,堅定不移的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開辟和堅持中華特色的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
說到這里,謝澤華嘆了口氣:“后來祖父撥亂反正,又一次充滿感慨的說,我大伯和父親這一輩,恐怕是無法完成改變粵東省宗族現(xiàn)狀的事情了?!?
劉浮生點頭說:“確實,那時候建國已經三十多年了,謝帥曾經的判斷是,國家將會進入穩(wěn)定期,所以可以用強力的手段,解決宗族的問題,也不會引起社會層面的動蕩,可是,經過撥亂反正的事情,社會只能穩(wěn)定,不能亂下去,肯定不適合再進行深化的改革了。”
謝澤華說:“沒錯,當時的粵東省,只能穩(wěn),不能亂……如今劉書記問我這個話題,是不是想讓潮江地區(qū)的宗族現(xiàn)狀,發(fā)生一些改變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