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連蔓兒和小七剛吃過早飯,外面就來稟報說,沈家派了轎子來,接連蔓兒和小七上山。
“九爺跟著轎子來的,已經(jīng)請到前廳坐了。那天來請姑娘的羅大娘也來了”
聽說沈謙來了,連蔓兒不由得撫額,心里知道,沈謙必是怕她臨時推脫了不去,所以干脆跟了來。這是一定要將她們接上山去才肯罷休的意思。
沈謙在前院,自然有連守信、小七招待他,這邊羅大娘也被請進了屋里。
“我們姑娘特意打發(fā)我來,還請姑娘千萬別嫌暑熱,好歹去園子里,陪陪我們姑娘?!绷_大娘見了連蔓兒,陪笑行禮,又送上來一張?zhí)??!拔覀児媚镞€特意寫了請?zhí)o姑娘?!?
第一次邀請連蔓兒見面,沈謹正式的讓羅大娘送了帖子來。而之后,兩個人熟悉了,也說好了常來往,這帖子就可以免了?,F(xiàn)在沈謹又特意寫了帖子讓羅大娘拿來送給連蔓兒,是對連蔓兒格外加禮,想來也是怕連蔓兒今天又找借口不去。
沈謹這次用的依舊是浣花箋,不過并不是上次的茉莉箋,而是換成了粉紅底的桃花箋。
連蔓兒接過小箋打開來看了,是沈謹親筆所寫,辭懇切,邀請她去念園小聚。
事到如今,連蔓兒再不答應去,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連蔓兒就去屋里換了一套鵝黃的春羅衫裙,頭上簪了兩朵小珠花,又將沈謹送的那只簪子插在鬢邊,略收拾了收拾,就從屋里出來,和張氏、連枝兒辭別過,就帶著小喜和小慶跟著羅大娘往前院來。
到了前院,就看見沈謙和小七已經(jīng)在院子里等候了。
沈謙看見連蔓兒,一雙細長的眼睛頓時笑的瞇了起來。
“蔓兒。一會楚先生講書,你也來小山居吧,我讓人給你準備了座?!鄙蛑t上來,和連蔓兒相互見禮,笑著說道。
連蔓兒也就笑笑,沒說什么。
進了念園,小七就和沈謙去了小山居,時辰不早。楚先生正等著他們兩個,要開始上課了。連蔓兒則隨著羅大娘徑直到了荷軒。
沈謹今天穿了一件紅色的春羅衫,臉色似乎比昨天好了一些,拉著連蔓兒的手也沒那么涼了。
“吃過了飯。就盼著你來”兩人在榻上坐了,沈謹笑吟吟地看著連蔓兒說道。她自然是看見連蔓兒今天頭上戴了她送的簪子,明白連蔓兒心里已經(jīng)沒有芥蒂,因此松了一口氣,也高興起來。
兩個人誰也不再提昨天的事,說笑了一會,沈謹就拿出她做的針線來,連蔓兒也將自己親身做的一個荷包解下來。兩個小姑娘比較著,又說起了針線。
玩了半晌。連蔓兒就告辭。
“今天必得在這吃飯?!鄙蛑斁蛯B蔓兒道,“你家里也沒什么事,你回去了也是做這些。你家里有娘親、姐姐,我在山上卻沒人陪?!?
連蔓兒聽沈謹這樣說,也就點頭答應了。
“我去看看小七,就回來?!边B蔓兒告訴沈謹?shù)馈?
沈謹知道連蔓兒關心小七的學業(yè),就沒攔著。招呼了身邊的一個大丫頭過來,讓她送連蔓兒去小山居。
有沈謹?shù)难绢^在前面領路,連蔓兒帶著小慶和小喜就往小山居來。出了荷軒的大門,沿著荷花池畔往小山居走,不遠處池邊的一座涼亭內(nèi),沈六正在垂釣。
連蔓兒就微微有些吃驚,她以為,沈六應該已經(jīng)回府城了。
不知道是不是聽見了這邊的動靜。沈六抬頭往連蔓兒這邊看了一眼。
兩個人相互看見了,連蔓兒就想,如果她繞路走開,是不是會顯得太刻意,讓沈府的人講究她不懂禮數(shù)。不過,如果跟沈謹?shù)难绢^說一聲。就說不敢打擾沈六,應該是沒問題的。還沒等連蔓兒跟沈謹?shù)难绢^說話,沈六已經(jīng)打發(fā)了一個丫頭過來。
“請連姑娘安,六爺請連姑娘過去說句話?!蹦切⊙绢^過來,向連蔓兒屈膝福了一福,說道。
連蔓兒只得往到?jīng)鐾ぷ邅怼?
這涼亭建在蓮池畔,有一半就建在水面上,亭內(nèi)只有沈六一人在垂釣,服侍的人都站在亭子外。似乎是怕驚動了水中的游魚,這些人都站的地方,都與涼亭之間有些距離。
那小丫頭將連蔓兒領到?jīng)鐾?nèi),連蔓兒忙向沈六福了一福。
沈六坐在欄桿邊,正凝神望著魚竿,他似乎是聽見有人進來,卻沒有回頭,只是抬起手,做了個悄聲的手勢。
連蔓兒要問候的話就沒有說出口,那小丫頭引著連蔓兒在一邊的繡墩上坐了,就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