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求粉紅包餑餑,腌酸菜,這都是莊戶人家到冬天必做的事情,但是城市里就不是這樣。[~]一般住在城里的人家大都不自己包餑餑,也不腌酸菜,想吃了,外面自然有賣的。
連家周氏定下的老規(guī)矩,是每年到臘月,都要準備并且挑最好的餑餑、酸菜,還要買上幾板凍豆腐,給住在錦陽縣城的連蘭兒一家送去。用周氏的話說,連蘭兒攤上她這個窮娘家,好東西沒有,也就是這些鄉(xiāng)里的土物。
這代表連家對出嫁的姑***重視。當然這是周氏的親生閨女,連家孫兒輩的幾個女孩子,看她們平常在家里接受到的待遇,也可以想見,將來比如像連枝兒、連蔓兒、連葉兒這幾個女孩子出嫁了,肯定是沒有這種待遇的。
周氏是將兒媳婦們完全踩在腳底下的,周氏的閨女天生就比兒媳婦們的閨女高貴。
當然,每年過年,連蘭兒也會帶禮物回來三十里營子,看望連老爺子和周氏。
連蔓兒心里不喜歡周氏對閨女和對孫女的差別對待,但是平心靜氣地講,娘家和出嫁的姑奶奶之間禮尚往來,她并不反對。
連老爺子寫這封信來,讓連守信和連守禮不要忘了給連蘭兒送年貨,應(yīng)該是出于讓自己的子女更為團結(jié),禮尚往來的更為和和美美,不要他們老兩口子一不在這,就將連蘭兒給冷淡了。
連老爺子和周氏愛給連蘭兒送什么,連蔓兒都沒意見。如果連蘭兒是好樣的,她也不在乎送些東西過去。
但是顯然,事情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屋子里靜默了良久,還是連守信先開了口。
“三郎成親咱送點啥?”連守信問張氏。
“照著二郎那時候的吧,再加厚點。三郎入贅這事,好與不好。得處長了才知道。那個王七姑娘。看著是個爽利人,三郎的性子綿,以后她別欺負三郎。王家的日子倒是好日子?!睆埵暇従彽氐?。
一口鍋里吃飯,張氏也算看著三郎長大的,她本就慈愛,因此對三郎將來的生活。她還真走了心。
“這事你做主就行?!边B守信道,“你看,剛才他三伯說的,咱今年給太倉送點啥?”
“我跟你說過。太倉那邊,我是不去了?!睆埵暇偷?,“要去,你就自己去?!?
“我去啥,這大年下的,家里哪少的了我?!边B守信就道,“就是這餑餑、凍豆腐、酸菜啥的。都是壓秤的東西,這讓誰捎還是個事?!?
所謂的壓秤,就是東西的密度大,沉重。
“還讓別人給捎干啥,你自己個給送去唄?!睆埵贤蝗焕湫Φ馈?
張氏一下子變了臉,連蔓兒敏感地察覺道,張氏這是要發(fā)火了。連蔓兒眼珠一轉(zhuǎn),連忙給五郎、小七和連枝兒使了個眼色,四個孩子都下了炕。一聲不吭地出了屋,連蔓兒還隨手將屋門給帶上了。
連蔓兒剛關(guān)上屋門,張氏的聲音就從屋里又響了起來。
“這好幾個月沒見面了,你不想你爹和你娘???你別顧忌我們娘兒幾個,你該去就去?!睆埵系恼Z調(diào)有些奇怪,“你去了好好和你爹、你娘親香親香。你大哥做了縣丞,現(xiàn)在一家子都享福那,你這一去,你也不用回來了。你就留在那。也跟著一起享福就得了?!?
“這是哪跟哪,我這也沒說啥呀。你咋就又沖我發(fā)火了?!边B守信一頭霧水地道,“不是我說你啊,這半年,你這脾氣咋就見長那?!?
連蔓兒、五郎、小七和連枝兒站在門外,誰都沒有走開。幾個小腦袋擠在一起,都貼在門上,傾聽著屋里的動靜。
“我脾氣不好,你找好的去。[~]”張氏太高了聲音道,“我這脾氣,是一天兩天的了嗎,我一直是這樣,你以前咋就沒發(fā)現(xiàn),就現(xiàn)在看我脾氣長了?你現(xiàn)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你是連四老爺,上面有當老太爺和老太太的親爹娘,還有當了縣丞大老爺?shù)拇蟾?,還有那么能夠兒的二哥,咱大門口的御賜牌樓也掛的你的名。”
“你了不得了,你是連四老爺了!你看不上我了,這是應(yīng)該應(yīng)分的啊。你還跟我這過啥憋屈日子啊,你上太倉找你爹、你娘,你的好大哥、好二哥,讓他們給你找脾氣好的、漂亮的大姑娘。你也別娶小老婆,你干脆把我給休了,讓人家堂堂正正進門。就憑你是不行,有你那能夠兒大哥、二哥,說不定還能給你找個帶大筆嫁妝的”
連守信聽的越來越糊涂,連忙為自己辯解。
“孩子他娘,你這些話是從哪說的呀。你是不是聽誰說閑話了?這也沒啥閑話可說啊。我這天天也沒往遠處去,就在咱這近邊,每天見啥人,都跟誰說話了,這大家伙都知道。就算有媳婦跟我說話,那都是打個招呼。咱村里有名聲不好的媳婦,要是我看見了,我可都是繞道走。你也知道我這個人,那不正經(jīng)的事,絕對不能有?!?
連守信想了想,就認為是有人在張氏跟前嚼舌頭,說他有外道兒了。
外道兒,這是三十里營子的鄉(xiāng)村土語,一般指的是已婚的男人或者女人有了外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