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和李大人都忙推辭。
“這事是百姓稟告給六爺,也是六爺因玉米一事才發(fā)現(xiàn)的,理應由六爺上報。我等不敢居功。”
連蔓兒就沒在旁邊繼續(xù)聽下去,而是跑去幫著收拾地瓜。她不用聽,也能猜到結果是什么。
自然是沈六欠,其他官員沾光。
沈六要走,讓人捧了一托盤的銀子給連守信,又讓人搬了兩籮筐的地瓜,這才上車。沈六上了車坐下,不知想到什么,又讓人掀起車簾,將連守信、連蔓兒、五郎和小七幾個都叫到車前。
“六爺有什么吩咐?”連守信恭敬地問。
“嗯?!鄙蛄哪抗鈷哌^來,在連蔓兒的臉上略作停留,抬起右手,輕輕地轉了轉左手大拇指上的白玉扳指。
“啟程吧。”沈六最終卻什么也沒說,只吩咐道。
連蔓兒幾個忙向后退開,車簾落下,隱去了沈六略有些幽深的目光。
沈六的車隊離開,連蔓兒一家趕忙往家里運送地瓜。地瓜還沒完全運到家里,就有人帶著銀子上門了。
第一個上門的是王舉人,沒錯,是王舉人親自來了,他要買地瓜。
這讓連守信有些發(fā)愁,不賣給他不好,可是要賣,這地瓜能不能賣,應該賣多少錢合適,這都是個問題。
“舉人老爺,我們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我爹娘常念舉人老爺?shù)娜柿x,對鄉(xiāng)親照顧。我家這地瓜,如果是能賣,舉人老爺肯定是頭一份,這沒說的?!背鰜硭筒璧倪B蔓兒,就笑著說道,“只是,這地瓜能不能賣,該咋賣,你得容我們點工夫,讓我們先制定出個章程來?!?
王舉人聽侄子王幼恒,還有家里的管事、仆役們說起了連家的連蔓兒,他自己,卻算得上是第一次看見連蔓兒。見這小姑娘果然如傳聞中所說的聰慧、利落,這話說的入情入理,對他又極尊重,又親切,讓人聽著舒坦。
“也好?!蓖跖e人就起身告辭,卻將銀子留了下來。
連守信自然不肯,退讓了幾番,王舉人就是不肯將銀子拿走,連蔓兒想了想,就做主收了下來□舉人這才滿意地走了。
“蔓兒,六爺走的時候,也沒留個話,這地瓜咱能賣嗎?留下王舉人的銀子,這不太好?!边B守信就道。他是老實人,留了王舉人的銀子,如果到時候又不能賣給人家地瓜,他會覺得非常不安。
“能。”連蔓兒點了點頭,確定地道。沈六若是對他們收的地瓜有安排,走的時候必定有所示意。沈六什么都沒說,那就代表,他們可以自己決定。
這地瓜在遼東府或許他們是獨一份,但是在福州府,應該已經(jīng)有大面積的種植了。要在遼東府推廣地瓜,單靠他們一家這一畝多地的地瓜,那當然不行,勢必要從別處調運。
他們能夠自行決定如何安排這些地瓜,那首先,就不能忘了王家。因為王幼恒的關系,王舉人家要買地瓜,那肯定是要優(yōu)先照顧的。
至于這地瓜該怎么賣,連蔓兒心中一動,就看向沈六給的那幾封銀子。
“爹、娘,咱先看看這銀子是多少?”
“銀子就在那,跑不了,咱還是先商量地瓜的事吧?!边B守信道。
“爹、不看這銀子,咱沒法決定地瓜的事啊?!边B蔓兒就道。
“這銀子里,它還有啥別的?”連守信詫異道。
張氏和連守信就將銀子抱過來,放在炕上,讓連蔓兒一封封地數(shù)了一遍。沈六給他們留下了六封銀子,每一封是兩個大銀元寶,一個銀元寶重十兩。
“一共是一百二十兩銀子,咱那兩籮筐的地瓜,有多重?”
“一籮筐能有六十幾斤,兩籮筐加起來,也就一百三十四斤吧?!边B守信估摸了一下,就說道。
“咱就按一百二十斤來算吧,”連蔓兒想了想,就道,“一百二十兩銀子,一百二十斤地瓜?!?
“那地瓜就核一兩銀子一斤?”連守信說話的聲音都有些變了。
連蔓兒干咳了兩聲,在她前世,一開始地瓜并不值錢,后來隨著粗糧的身價一直在上升,當然里面也有通、貨、膨、脹的因素。不過,一兩銀子一斤地瓜,這價格是有些離譜。
沈六給的錢,不是買,里面有犒賞他們的功勞的意思。
那么地瓜的價格定在多少合適那?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