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不了……
這三個字落入見愁耳中,無比地清晰,也仿佛透著一種憐憫與諷刺??稍谛闹许懫鸬?竟是黃鐘大呂之聲,是當初修成燃燈劍第一重境之后那一句嘆息般的偈語:
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感知到的疼痛很強烈,可也很麻木。
見愁手掌輕輕地朝著身前伸出,割鹿刀便感知到了她的心意,自動從她背上拔了出來,帶出一串血花,而后落到她掌中。
割鹿刀之利,就那么一晃神的功夫,便能穿透她《人器》煉體之后的軀殼……
不愧是不語上人這一位大能曾用過的刀。
第一次,這刀上,染著她自己的鮮血。
也是第一次,她竟沒有反駁謝不臣,而是平靜又平和地認同了他的觀點:“……你說得很對。至少,這樣是救不了的。”
只這一句話,便已經表明了她全部的態(tài)度。
盡管在心神恍惚的剎那,被桑央一刀刺在身上,受了點傷,可她并不后悔來這里救人,也不后悔來這里殺寶鏡法王;而且,她雖認同了他的話,可還有一層下之意——
人是可以救的,但不是此時此地,此種方法。
謝不臣就這么看著她,也看著她背后的傷口在割鹿刀離開之后緩慢地愈合,但沒有再就此事發(fā)表什么看法和論了。
他與見愁,在這些事上從來不是一路人。
眼下寶鏡法王已經殞命,雖然其余兩位法王都不在圣殿,可被人發(fā)現只是早晚的事情。越是這種時候,越不敢松懈。
見愁的恍惚,只有那么片刻。
片刻后,她連刀上的血都沒擦拭一下,便收了起來,直接道:“事情已畢,走吧。”
離開之前,謝不臣看了那已經殞命的寶鏡法王一眼。
見愁殺這人時,用的手段頗有幾分奇特,似乎不是她自己原本所有,該是扶道山人留給她的某一道殺手锏。
原本是個青年模樣的寶鏡法王,此刻周身翠綠,皮膚卻如老樹根須一般皺了起來。
在之前那綠光透入的眉心處,竟有一葉嫩綠的芽悄然長出。
傳聞上古有“蝕心奇株”,三十甲子發(fā)一葉。
若得善法采之,仔細存放,加以打造錘煉,卷作一豆。待與人交戰(zhàn)時彈出,自眉心而入,能繁衍生根,頃刻間困人神魂,束人元嬰。修為稍弱者,片刻灰飛煙滅;修為略強者,也不過能多撐片刻。
人死之后,其身不毀,而葉出眉間。
后世修士據此為這兇殘可怖之物,起了個頗為雅致的名兒:眉間葉。
即便寶鏡法王修為受損,可算起來其實不該比見愁要弱。
但在這一點“眉間葉”奇襲之下,幾乎沒有半點反抗之力,片刻后便在夾擊之下神魂俱滅,威力不可謂不大,速度不可謂不快。
這東西現在是落到了寶鏡法王的身上,可焉知這東西原本是不是為他而留呢?
謝不臣看著,終于還是收回了目光。
見愁這時候已經隱匿身形遁出了一段,身上雖然有傷,可似乎對她沒有半點的影響。按理說,這是他對她下殺手最佳的時機。
但他沒有動手。
兩個人一如來時般靜默,悄無聲息地潛出。
法王殿外,月高掛,夜深沉。
冷風吹過,大殿的檐角上都結了雪白的冰霜,巡查的弟子們正好從他們前面走了過去,半點沒察覺二人的存在。
這時候,只要穿過前面那一小片廣場,就能直接下山了。
可就在見愁要從法王殿陰影之中走出去,橫越廣場直接下山去的時候,心底里突然就生出一種奇怪的感覺來。
目光從地面上掃過,她只覺得,今夜的月色,好像不很對勁。
這個時辰,還未進子夜。
天邊那一輪月亮是斜斜掛著的,就從圣者殿那邊照過來。長長的影子被拉長了,逶迤地落在見愁面前不遠處。
她沒動,凝神細看半晌,竟生生從那因角度變化了的影子里,看出了個人形!
那一瞬間,真是什么疼都忘了。
見愁豁然回首,視線直直地越過了法王殿那稍稍低矮一些的檐角,落到了這雪域最高的那一座圣者殿的殿頂上!
冷月高懸,雪白的殿頂斜勾著,卻成一片暗色的剪影。
一道不特別高的身影,便站在這一鉤彎月里,便站在這一片剪影上!一身雪白的僧袍,被月光一照,白得好似在發(fā)光。一雙赤足竟仿佛感覺不到周遭寒冷一般,實實地踩在殿頂。
他似乎沒有發(fā)現法王殿這里有人,只是站在高處,遙遙地朝著圣殿背后眺望。
是當初在圣湖前見過一面的奇怪少年。
即便對方側對著她,可見愁又怎會輕易忘記這個讓人印象格外深刻的少年?或者說,圣子寂耶!
至于他眺望的方向,無疑是圣殿后冰原上,那一片圣湖了。
這一刻,見愁不知為什么,一下便停了下來。
但那少年依舊像是沒有發(fā)現他們一樣,甚至連身形都沒有任何變化,也沒調轉目光回頭過哪怕一下。
他只是這樣注視著,仿佛在等著什么人,從圣湖的方向而來。
夜幕下,平湖不起浪濤。
寬闊的湖面后方,還有著廣闊無盡的冰原。穿過這冰原,直走是陽宗,左轉是陰宗,右是東海,東海的大桃樹下便是極域的入口。
據傳,這一片冰原乃是雪域最北,也是北域最北,即便最耐寒的鳥獸也無法橫越。
可在今夜,那遙遠的看不到邊際的冰原上,卻有一群人浩浩蕩蕩飛來,都是修士,可行進之間卻幾乎沒發(fā)出什么聲音。
從服飾上來看,這一群人分作兩撥。
一撥穿著深紅色的僧袍,剃了度,看著頭上就是一層青皮,是密宗的僧人;一撥則大多是寬松的灰藍或者灰黃的僧衣,也剃了度,但頭頂大多有受戒時燒的香疤,大多都是六個,一看就知道是禪宗僧人。
受戒燒香疤這種規(guī)矩,禪宗有,密宗沒有。
一直以來,外界都傳,佛門禪密二宗水火不容。
可如今兩宗之人竟然一道從這荒無人跡的冰原上來,彼此之間雖涇渭分明,可明顯看得出他們是同路而來,且要往同個地方去。
若有外人在此,見了只怕要咋舌不已。
但還好,這會兒沒外人。
尤其是了空。
在他眼中,眾人俱為一體,看了誰都不會見外,就地上爬過去的螞蟻,天上飛過去的麻雀,他逮著機會都能湊上去套兩句近乎。
至于此刻禪密二宗同行?
那算什么事兒!
待會兒等到了圣殿,他們還要一道并肩作戰(zhàn)呢。什么水火容不容的,了空壓根兒都想不到那里去。
反正,現在與禪宗眾人同行的乃是舊密一派。
這些年來,不僅是禪密二宗爭斗不休,新舊兩密之間的明爭暗斗也是從沒停過。
禪密二宗的爭斗,源于當年陰陽界戰(zhàn)之中存在的分歧,明于后來的佛門北遷和分裂,但這些年來真正的爭斗卻并不是發(fā)生在十九洲,而是在人間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