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接引司。
橋上不斷有新鬼被鬼差們押來送往,最中間的一座橋則要顯得寬大很多,乃是專門修給在接引司之中辦公的鬼吏鬼差們走的。
大頭鬼小頭鬼兩人,剛?cè)肓四且粚用造F,便急匆匆地走上了橋。
此刻,接引司內(nèi)堂。
十數(shù)名鬼吏差不多都已經(jīng)到齊了,相熟的都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說著自己的情況。
“哎,你厘定完了嗎?”
“別提了,算倒是算完了,不過沒回頭檢查過,誰知道是不是有錯啊。真是……”
“是啊,這時間也太緊了,我兩個晚上都沒能睡好?!?
……
大多數(shù)的鬼吏都是唉聲嘆氣,顯然不管是做完了還是沒做完,都被《天命抄》這件事折騰得夠嗆。
唯一安靜的,大約是內(nèi)堂最右側(cè)的角落。
一條長案擺得端端正正,厚厚的幾摞名冊堆在桌面上,看上去有些擁擠。
長案后面坐著的,不是旁人,正是才當鬼吏沒幾天的張湯。
旁人都議論個不停,多少有些擔心自己的情況,那些議論聲都傳到了張湯的耳朵里,只是他兩眼都搭著,像是在閉目養(yǎng)神一樣,似乎半點也不關(guān)心旁人的情況。
八風不動。
不少鬼吏偶然之間看見他,心里都要生出那么一點難的滋味兒來:瞧瞧這架勢,叫一個目中無人、老神在在!
到底人家是枉死城出來的,是個狠角色,他們?nèi)遣黄稹?
張湯生前便是做官的,還是廷尉這樣的大官,皇帝的心腹,死在他手底下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曾聽人說,這人剛被送到枉死城的時候,周身帶煞,濃而不散,周圍的鬼修們竟無一人敢靠近。
對十九洲修士而,“煞氣”更多的時候是一種形容,而不是此人真正“帶煞”,可張湯的“煞氣”卻是實實在在的。
生前有過殺孽的人,死后都會帶煞。
至于張湯……
這得是殺過多少人,沾過多少血腥,才會有那么濃重的煞氣?
有人暗地里打聽過了之后,便悄悄給這人間來的酷吏起了些綽號,有說“人屠子”的,也有說“刀筆吏”的,總之都不是什么好話。
“哼。”
無常一族之中的白無常邢悟,也就是昨日半點沒給小頭鬼面子的那一位鬼吏,遠遠就看見了那邊靜坐的張湯,心頭無名火起,不很舒坦,忍不住冷哼了一聲。
邢悟生得一張英俊的臉,穿著一身白衣,在這地府眾多奇形怪狀的鬼修之中,算得上是瀟灑又風流。
他這一聲冷哼之后,站在他旁邊的幾名鬼吏,都忍不住跟著看了過去。
“他倒是一點也不慌?!庇腥怂崃锪镩_了口。
“人家有褚判官罩著,聽說已經(jīng)是秦廣王殿看好了的人,就準備送去參加鼎爭呢,保不準就是下一個崔玨呢?”
“崔玨……說起來,聽說崔判官前日來了,那事兒到底怎么樣了?”
那事兒,指的是前幾日鬼門關(guān)忽然出現(xiàn)的那斧頭。
這斧頭出現(xiàn)得實在是太詭異了,即便是褚判官交代了不要傳出去,可到底人多口雜,消息也沒捂上幾天。
所以即便是當日沒有目睹過情況的鬼吏們,后來也聽說了個七七八八。
幾大閻殿都派了人到鬼門關(guān)附近巡查。
不過旁人再厲害,也架不住秦廣王直接派了崔玨過來,這可是百多年來唯一一個晉升大判官的大人物。
聽聞崔玨一來,便將那斧頭收了起來,但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一直逗留在此地,并未離開。
如今忽然有個鬼吏問起這事來,邢悟就皺起了眉頭,那一雙冰冷的眼睛,帶著一點忌憚和厭惡,又落到了張湯的身上。
這幾天,褚判官頻繁叫張湯去說話,他們也不是不知道。
至于談話的內(nèi)容,除了那斧頭,還能有什么?
眾人也不都是傻子,半點猜不出來。
有機會接觸到那些事情的張湯,肯定知道點他們不知道的消息。
只這么一想,邢悟心里就越發(fā)堵了起來,一口氣悶著,憋得要死。
前幾日回無常族的時候,族人也曾提起這個張湯,說今年秦廣王殿推薦的人很可能就是這個家伙。
旁人都要辛辛苦苦打拼,他倒好,這就要一步登天了。
說到底,人們都說他可能是下一個崔玨,不是沒有道理。
不同的是,崔玨生前是個正直的清官,張湯生前,卻是個剝?nèi)似?、抽人筋、銼人骨的酷吏,狗官!
不自覺地,邢悟的眼神便漸漸變得不善起來。
坐在遠處長案后面的張湯,也不知是不是感覺到了這眼神,那眼皮一掀,睜開了眼睛。
冷靜的目光傾瀉而出,正正好跟邢悟撞在了一起。
那一瞬間,邢悟渾身汗毛都豎了一下,生出一種驚悚的感覺來。
就像是背后說人壞話,被說的正主忽然出現(xiàn)在了你背后。
隔著這寬敞的內(nèi)堂,張湯的目光淡淡的,身上壓著一種很厚重沉凝的味道。
這是他最習慣的目光:看誰都像看階下囚。
“老張,老張!”
就在張湯心里琢磨這個邢悟的時候,后方忽然傳來了幾聲頗為熱情的叫喊。
有些耳熟。
整個地府,會這么叫他的,估計也就那么倆。
張湯收回了目光,像是根本沒跟邢悟?qū)σ曔^一樣,便轉(zhuǎn)頭看去。
大門口,姍姍來遲的大頭鬼跟小頭鬼剛剛跨過了門檻,一人手里捧了一本《天命抄》,兩張臉上都帶著一種憔悴,大大的黑眼圈基本是一整夜沒睡才能熬出來的。
尤其是,跟在小頭鬼后面的大頭鬼,一副走路都要睡著的樣子。
聽聞昨日他去褚判官那邊的時候,這兩只小鬼著急著找自己,不過后來好像是沒找到,所以直接告假回去了。
對于他們來說,《天命抄》肯定是個棘手的事情。
張湯不用猜都知道,昨天他們找他肯定是為此事。
眼見著兩人走過來,張湯便看了他們拿著的厚簿子一眼,道:“聽聞你們昨日來找我,可是《天命抄》的事?”
“哈哈,原本是為了這件事來的,不過你不在,我們只好回去自己弄了。”小頭鬼倒是一點也不隱瞞。
雖然人人都說張湯身上煞氣重,可小頭鬼曾請教他認字的問題,這人竟然一絲不茍地答了。
那個時候,小頭鬼就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一個跟張湯套近乎的方式。
要知道張湯未來很有可能成為大判官,跟他結(jié)交沒什么壞處。
所以,從那以后,小頭鬼但凡有什么問題都跑來問問張湯,偏偏張湯在這件事上顯得格外有人情味兒,基本有問必答。
一來二去,還真讓小頭鬼在他這里混了個臉熟。
眼下,他三兩步拽著大頭鬼來到了張湯的面前,臉上喜氣洋洋,晃了晃手里的《天命抄》。
“老張你看,全搞定了!”
竟然厘定完了?
張湯倒是有些詫異,他兩只手揣在一起,都攏在袖子里,身上有一種穩(wěn)重之感。
這會兒聽了小頭鬼的話,他忍不住皺了皺眉,似乎覺得有些不大可能,便伸手出來,接了小頭鬼的《天命抄》,翻開來看。
每頁都有二十個名字,張湯一一查看過去,絲毫無誤。
又隨意點了幾頁,并且翻到了最后,這才發(fā)現(xiàn),整本《天命抄》竟然是真的都做完了,甚至沒有任何出錯的地方。
這還真是……
有些難以想象。
小頭鬼眼見著張湯翻到頭了,手指壓在紙頁上,似乎在沉思,忍不住就得意了起來:“怎么樣,不敢相信吧?哈哈哈……”
是不很敢相信。
張湯的目光依舊淡淡的,只是藏了那么一點探究。
門口的鬼差說,大頭鬼小頭鬼是臨近正午的時候告假回去的,那個時候還求助無門,整整兩本《天命抄》基本沒怎么動過。
滿打滿算,留給兩只小鬼厘定刑罰的時間,也不會超過九個時辰。
九個時辰,尋常鬼吏,能處理完一本已經(jīng)算很快了。
大頭鬼跟小頭鬼竟然在這么短的時間之內(nèi),處理掉了兩本,甚至幾乎沒有錯漏,實在不是很合常理。
即便是換了張湯自己來,多半也就堪堪一本半。
尤其是,他比誰都清楚,這兩人認識的字掰著手指頭都能數(shù)出來。
可能完成嗎?
如果是真的,又是用的什么方法?
無端地,腦海之中便浮現(xiàn)出那一天去找兩小鬼的時候,在村頭遇到的白毛鬼。
窮困潦倒的兩個人,忽然找白毛鬼借了一堆柴禾。
這也很異常。
斷過無數(shù)命案,定過無數(shù)生死,張湯的敏銳,要遠超大頭鬼和小頭鬼的想象。
蛛絲馬跡都穿了起來。
只是誰沒有秘密呢?
這兩只小鬼也沒攔他什么路,沒必要往深了追究。
是以,張湯又慢慢將《天命抄》合上了,遞還給了小頭鬼,卻沒有開口說話。
小頭鬼還沒察覺到什么不對勁,整個人都有些輕飄飄的,像是下一刻就要飛上天去。
他左右環(huán)顧了一圈,立刻發(fā)現(xiàn)不少人正在看他。
小頭鬼頓時越發(fā)得意起來,聳了聳肩,再晃了晃手里的《天命抄》,一副輕松的模樣。
那一時間,不少鬼吏都覺得心里梗了一下。
往日小頭鬼低眉順眼,像條狗一樣,誰來了都能欺負兩下,他還要嬉皮笑臉應對,怎么今日就跟換了個人一樣,還挑釁起他們來了?
合著,是覺得自己這次的《天命抄》做得不錯?
“就讓他得意著吧,等褚判官到了,有他現(xiàn)原形的時候?!?
昨日才諷刺過小頭鬼的邢悟,見了他那笑就討厭,索性收回了目光,不再繼續(xù)看。
內(nèi)堂里依舊有竊竊私語的聲音,只是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一道身影出現(xiàn)在了大堂外面。
褚判官邁著沉穩(wěn)的步伐,很快走了過來。
他手中持著一塊光芒閃閃的玉板,一身赭色長袍,頭上戴著冠冕,上了一根玉簪;面如重棗,胡須不長,黑黑的一茬兒;兩只眼睛眼角下掉,顯得很是古板。
內(nèi)堂眾鬼吏,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基本都站了起來,原本站著的也都直了直脊背,讓自己看起來更肅然。
眾人都等著褚判官一腳埋進大堂,然后行禮。
沒想到,今天褚判官竟然在門口停下了,還轉(zhuǎn)身擺了手,似乎身后有什么人。
那一刻,所有人都是渾身一震:這是有大人物來了啊!
張湯則是波瀾不驚,顯然已經(jīng)很清楚到底是什么人來了。
大頭鬼跟小頭鬼卻是緊張地張望了起來。
在褚判官擺了個“請”的手勢后,后面那人才緩步走了上來。
是個身穿藍袍的青年,不過眉目之間看得出幾分滄桑變幻,面上帶著笑容,頗有幾分清朗之氣。
他才一出現(xiàn)在門口,便像是帶來了整片整片的藍天,通透極了。
在整個陰慘的地府,何曾有過這樣明朗舒暢的時候?
眾人都有些發(fā)怔,甚至一時忘了去想這人的身份。
“褚大人客氣了?!?
他對著褚判官略一拱手,倒也沒推辭,先走了進來,很快便環(huán)視了一圈。
褚判官隨后走了進來,對藍袍青年道:“崔大人,這里便是我接引司辦事的內(nèi)堂了?!?
那藍袍青年點了點頭,和善開口:“今日不過奉命督察《天命抄》的事情,褚大人倒不必理會我,請便即可?!?
“那請崔大人稍坐片刻,下官先將司中事整理一二?!?
褚判官再次擺手,對著這一位“崔大人”,處處恭敬,半點不敢疏忽怠慢。
崔大人。
這地府還有哪個人地位比褚判官高,還正好姓崔的?
內(nèi)堂眾人只聽了三兩句,便齊齊倒吸一口涼氣:這一位溫和穩(wěn)重的藍袍青年,不是崔玨,還能是誰?!
“咕嚕?!?
小頭鬼盯著那從堂中走過去的崔玨,沒感覺出什么輕松和善來,只感覺到了一種莫名的窒息。
這可是秦廣王座下的大判官??!
來地府那么久,可從沒見過這么厲害的人物。
小頭鬼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跟眾人一起,目視著崔玨,看他一路走到堂上,挑了褚判官下首的一把椅子坐下。
大頭鬼這會兒瞌睡也有些醒了,有些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
整個內(nèi)堂之中,忽然安靜得連掉根針下去的身影都能聽到。
氣氛并不緊繃,甚至這崔玨半點不讓人討厭,可眾人都緊張得不行。
當然,依舊是——
張湯除外。
他左手揣進右手袖子里,右手揣進左手袖子里,兩只手都被袖子攏著,一臉的寡淡。
注視著崔玨的目光,并沒有停留多久,就收了回來。
一個是殘忍不擇手段的酷吏,一個是和善愛民如子的清官。
到底不是一掛人,不說不喜這么夸張,總之不很對付就是了。
再嘴硬的清官,到了他的詔獄,沒罪也能變成有罪,端看那九五之尊要你當清官還是狗官。
所以,對于這一位大判官崔玨,張湯半點興趣也欠奉,只思考起那斧頭的事情來。
接引司背靠著地府,面朝著鬼門關(guān)和關(guān)外萬萬里惡土,
外面的天,依舊是陰慘慘的一片。
天漸漸放亮,又漸漸暗了下去。
沒什么本事的小鬼就像是流民,并不居住在地府那一片城池之內(nèi),只是像大頭鬼小頭鬼一樣,居住在環(huán)繞城池的許多村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