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主教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的面容都有些蒼老。
無論在任何地方,這種蒼老所代表的歲月以及資歷,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教樞處的主教們也都在里面,更重要的是,天道院、青曜十三司、宗祀所也在這邊。
只有受凌海之王影響極大的離宮附院不在,那位院長與蘇墨虞站在人群里,刻意地保持著低調(diào)。
莊之渙與教樞處的三位主教站在人群的最前方,完全沒有隱藏行跡以及心思的想法。
陳長生看了莊之渙一眼,然后望向殿外的某個角落。
圣光籠罩著整座大殿,也有些散溢到了殿外。
殿外深沉的夜色,被撕裂開了一道口子,照亮了某個角落。
梅川主教就在那里。
圣光再如何溫暖,也無法驅(qū)走他身上的寒意。
因為他已經(jīng)死了。
……
……
當(dāng)初陳長生剛接任教宗,便被商行舟逐出了京都。
他是一名被放逐的教宗。
三年后他回到了離宮,他第一次以教宗的身份主持光明大會,便要面對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教樞處的教士們,莊之渙等人還有那些蒼老的紅衣主教,都在看著他。
在這些舊派主教們的眼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悲憤之類的情緒。
當(dāng)然,他們依然對陳長生保持著足夠的尊敬,依然把自己的情緒控制的非常好。
不然梅川主教的遺體這時候就不會在殿外那個角落里,而可能會出現(xiàn)在光明殿內(nèi),就擺在他們的身前。
凌海之王面無表情看著那邊,眼神非常寒冷,臉色非常難看。
知道國教學(xué)院里發(fā)生的事情之后,他便一直盯著教樞處以及這些蒼老的教士們。
他沒有想到,對方居然還是把梅川主教的遺體運(yùn)進(jìn)了離宮里,并且擺在了光明殿外。
他認(rèn)為這是對自己赤裸裸的挑釁,當(dāng)然,也是對自己的警醒。
這說明離宮并不是鐵板一塊。
國教舊派的實力,依然不容低估,可能有些人隱藏在暗中支持他們。
凌海之王微微瞇眼,視線在戶三十二與桉琳大主教之間來回,心想那個人究竟是誰?
今夜是教宗陛下首次召開光明會,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是他無法忍受的大不敬。
但他知道這時候自己不便再做什么,更不能讓人直接把梅川主教的遺體抬走。
看到這幕畫面的人太多,太過粗暴的解決方法,可能會讓一些教士的情緒失控。
當(dāng)然,他相信憑借教宗陛下的聲望以及自己等人的地位,可以強(qiáng)行壓制住當(dāng)前的局面。
問題在于,那道裂縫不會消失,反而會變得越來越深。
很明顯,這并不是教宗陛下想要的。
凌海之王望向陳長生,忽然有些期待。
殿里很多第一次看到陳長生的主教,對新舊之爭并無想法,更多的也是好奇,或者說期待。
教宗陛下會怎么解決這件事情?
是的,殺死梅川主教的是圣女,整個過程都有陳留王做證。
誰都知道圣女與教宗陛下之間的關(guān)系,她幫您做出了選擇,自然也為您準(zhǔn)備好了理由。
按道理來說,陳長生這時候只需要說出那個理由,便能把這件事情解決掉。
但不知道為什么,包括凌海之王在內(nèi)的所有教士,甚至那些舊派教士都不認(rèn)為他會這樣做。
沒有理由,沒有原因,可能只是因為這些年來的那些故事,早就已經(jīng)證明他不會這樣做。(未完待續(xù)。)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