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慶這輩子,始終覺得對不起自已弟弟。無論是弟弟為了讓自已念書而棄學,還是為了給自已減輕負擔,堅持在村子里面生活。
弟弟為自已付出了很多,畢竟這個家,只能供得起一個大學生,也只能供得起一個人跳出農(nóng)門,在城市里面生活。
張元慶是一邊對弟弟的付出感到慚愧,一邊又要代替一個父親的責任,對他嚴加管教。所以兄弟倆的感情,是非常復(fù)雜的。
現(xiàn)在弟弟有了自已的天地,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打內(nèi)心感到高興。
可是想到殷桃,又覺得一家人對她太不公平了。先是自已弟弟對不起她,而她現(xiàn)在不求名不求利地照顧自已父母,完全是無私奉獻。
張元慶低聲說道:“咱們家,對不起人家姑娘?!?
張善民也是點了點頭:“我們也勸她重新找人,她從來沒有考慮過。這輩子,咱們一家人注定虧欠她的。你弟弟不在,以后你要代你弟弟,好好待她,把她當你親妹子。無論有什么事情,只要不觸犯原則,你都要好好幫幫人家?!?
張元慶沉重地點了點頭:“爸,你放心,我真心把她當親妹子。以后肯定多關(guān)心她,在江北那邊,有事沒事的就去看望她?!?
父子倆說完之后進入堂屋,正看到殷桃圍著圍裙讓飯去了。而夏小蘭陪著楊絮聊天。
張元慶看自已母親這個樣子,就知道對楊絮很記意。
張元慶知道自已母親屬于華夏家庭中,典型的慈母。就是哪怕兒子一無是處,都會覺得自已兒子就是最優(yōu)秀的那種母親。
當年懷慶娶殷桃的時侯,自已母親就嫌棄殷桃的學歷低了。那次還是張元慶專程回來一趟,勸了自已母親。
殷桃配自已弟弟,完全是綽綽有余。她只是家境不好,父母走得早。不然就憑殷桃這十里八鄉(xiāng),出了名的水靈,哪里配不上自已弟弟。
事實證明,殷桃確實很好,但是自已弟弟就差了點。
后來自已母親在相處中,真正認可殷桃之后,只怕心里也明白,自已之前的嫌棄沒什么道理。所以對殷桃也發(fā)自內(nèi)心的好,婆媳倆還很少發(fā)生爭執(zhí)。
不過也正是因為自已母親這種盲目的愛,張元慶從小就擔當起長兄如父的身份,只是沒想到,自已后來在市里上班回來少了,自已弟弟還是走了歪路。
不過夏小蘭對殷桃的喜歡,是屬于日久見人心的喜歡。對于楊絮的喜歡,那就是發(fā)自內(nèi)心了。
楊絮是縣城人,長得漂亮,家底殷實,學歷又高,工作也不錯。夏小蘭正如一些樸素的婦女,看到這些條件,下意識就有些偏愛。
張元慶看在眼里,也頗為無奈。自已作為兒子,總不能說自已母親的不對。只是不得不說,自已母親對楊絮的態(tài)度,和殷桃第一次上門的態(tài)度,簡直是天壤之別。
張元慶見狀,也怕殷桃多想。說是帶楊絮了解了解情況,趕忙把她拖走了。
夏小蘭也不能跟著,只能意猶未盡地去廚房幫忙。
在廚房里面,還忍不住把楊絮一頓好夸:“你這嫂子真不錯,我看了就喜歡,跟你哥又是通學。兩個人站在一起,就是郎才女貌。這以后添個孩子,肯定聰明。”
殷桃聞臉色也有些復(fù)雜,不過還是笑了一聲:“我哥這么優(yōu)秀,跟誰添孩子都不會差的?!?
“這倒是,元慶這孩子打小就聰明懂事,上學還是工作,從來不讓家里人替他煩神。”夏小蘭提到自已大兒子,還是忍不住自夸了幾句。
殷桃卻煞有介事的點了點頭,一邊干活一邊若有所思。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