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雖與靖安侯府沒了瓜葛,但與沈長淮和王月瑤尚存幾分交情。尤其是去年在祁縣,沈長淮也算幫過她。
飽受輕視嘲諷多年,姜舒深知王月瑤若無人相幫,很難融入上京官眷圈,就同這些年的她一樣。
這……
夫妻二人對視一眼,終是懷著愧疚收下了。
多謝王妃。
他們明白,收下的不僅是錦綢,更是姜舒的情誼。
只是他們無以為報,實在心愧。
姜舒知兩人心中所想,放下茶盞凝聲道:人與人來往,論的是情,交的是心。不是做生意,無需計較利益得失。
就像從前郁瀾和孫宜君總是幫她一樣,她也給不了她們回報,只能真心以待。
王妃說的是,是我們淺薄狹隘了。王月瑤長出口氣,不再郁結(jié)。
她早該明白,不論是商賈之女,還是皇室王妃,姜舒從來都不是以利論交的人。
見她想通了,姜舒莞爾一笑道:孩子和柳姨娘可還好
王月瑤也笑:都好,姨娘時常念及王妃,尤其是回京后。
王妃的壯舉,實在令人嘆服敬佩,天下女子都以王妃為榮。
敞開心扉后,王月瑤說起回京后聽到的傳聞,看姜舒的眼中充滿了欽佩,還有向往。
世間女子千千萬,懷有大義壯志者不在少數(shù),但能實實在在做到姜舒這般的,絕無僅有。
不僅要有一顆胸懷大義的心,要有強大的財力支撐,更要有精明的頭腦和堅韌的心性。
沈長淮也道:王妃之舉,遠勝男兒。
姜舒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清咳道:力所能及罷了,大昭也是我的家。不說這個了,你們還住在侯府嗎
姜舒忿開話題,問起他們的安置。
沈長淮點頭道:大哥大嫂遠赴邊關(guān),侯府無人撐應,祖母他們也未有分家的打算,只能住回從前的院子。
沈侯夫人也去邊關(guān)了姜舒微訝,頓時對程錦初生了兩分敬佩。
邊關(guān)戰(zhàn)場,可不是游樂,非尋常女子能去。
拋開個人恩怨不談,程錦初敢上陣殺敵,還是值得敬贊。
王月瑤道:原本我還擔心回京后要如何與她相處,卻不想她竟去了邊關(guān),倒叫我松了口氣。
她沒見過程錦初,但從沈長淮的寥寥描述,和各種聽聞,以及程錦初所做之事判斷,怕不是個好相與的人。
旁的不說,僅是逼的姜舒和離,害的徐令儀無法再孕這兩樁事論斷,程錦初便不是個良善之人。
你與她沒有利益相爭,應當能相安無事。姜舒輕聲寬慰。
王月瑤嘆了口氣:希望如此。
她性情恬淡,不愛與人相爭,更不耐勾心斗角,只想安安穩(wěn)穩(wěn)的過日子。若是可以,她希望能早日從侯府分離出去。
只是眼下府中只有沈長淮一個男丁支撐,定是不可能分家了。
罷了,且行且看吧。
簡單話了幾句家常,姜舒起身道:走吧,我?guī)銈內(nèi)ヌ翦\綢。
沈長淮王月瑤緊跟著起身,忐忑道:王妃若是事忙,不必管我們。
姜舒笑道:再忙也不急這片刻。
話已至此,兩人不好再推脫,只得跟著姜舒去選看。
錦綢都是按品級分列陳設(shè),沈長淮和王月瑤只在最末等綢堆里挑選,躊躇半晌就挑了兩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