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輝煌耀眼的成績,任意拿一個出來,都可以被尊為‘圣人’,沒有任何人會有異議。
所以,微臣斗膽,將林大人評為本人見過的第二聰明的人?!?
凌如雨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敬林大人!”
這時候輪到大皇子周金云沉默了。
他拿著酒杯,默然無語。
左春林見了,反倒沒有之前那么緊張了。
因為他感覺到,大皇子對凌如雨的這個評價,似乎贊同了?
不過,想想也是。
林朝天才來大周三個月,就已經(jīng)讓處于大周權(quán)力、財富頂端的幾個人、幾個世家,為之瘋狂不已。
這份實力和影響力,當(dāng)世應(yīng)該沒有第二個人了。
平陽公主林紫焉,其實早年也是以聰慧名動天下,連她都為林朝天折服。
這第二的位置,實至名歸。
“不錯,林大人值得這個名次!”周金云將酒杯舉起,“敬林大人一杯!”
他仰頭一飲而盡。
“那第三名呢?”
周金云喝完后,似乎解開了心結(jié)一般,臉上輕松不少,笑著問道。
凌如雨這時候低頭笑了笑,然后回應(yīng)道:“第三名,自然是大秦的國相呂不為?!?
“呂不為?”左春林聽后,十分不屑,“就是寫了《呂氏春秋》那個?這肯定不行!”
他連連擺手,原因很簡單。
最原始的《春秋》乃是圣人所寫的史書經(jīng)典。
左家先祖左秋明則是在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編寫了著名的《左氏春秋》一書,名動天下。
左家也因此成為傳世的學(xué)問大家。
左春林對此十分自豪。
誰料,十年前大秦的國相呂不為,說時代在變化。
不管是圣人的《春秋》,還是左家的《左氏春秋》都過時了,全都是迂腐之。
于是,呂不為自行組織座下門客,編著了《呂氏春秋》一書。
一開始,大家都嗤之以鼻。
但是最近幾年卻有了新的變化。
眾讀書人發(fā)現(xiàn),《呂氏春秋》講明了不少歷史疑團,并且對現(xiàn)在的朝堂、天下大勢做了鞭辟入里的講解。
最重要的是,大秦在呂不為的推動下,竟然從叨陪末座,發(fā)展到了七國之中坐三望二的位置。
僅次于大商和大周。
目前,在大楚、大齊、大晉和大越四國中,掀起了一股讀《呂氏春秋》的熱潮。
因為他們也想仿效大秦,成為和大商、大周平起平坐的一員。
至于大商和大周,因為已經(jīng)是前二,所以對這《呂氏春秋》并不是很看重。
左春林的鄙視態(tài)度,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不過大皇子周金云聽后,倒是陷入了沉思。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林朝天和林紫焉的步步緊逼,再加上前段時間,二皇子沒日沒夜練兵。
他也逼迫著自己跟著各位夫子,讀了不少書。
自然也對這《呂氏春秋》做了一番了解。
其實,從周金云在算學(xué)上,有所成就來看,他的頭腦其實并不笨。
只是之前欠缺一些對學(xué)問的興趣罷了。
讀完這《呂氏春秋》后,周金云的確有所體悟。
他知道,大秦之前其實要比大周的經(jīng)濟、軍事差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