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戲志才肅容說道,“但那是將軍已經(jīng)揮軍西進(jìn),正傾盡全力平定南匈奴寇邊之患,他便是再恨將軍,也只能等!”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這日子可不好過?。 眳我菝嗣亲?,無奈地說道,“更何況,我要平定胡虜,也少不得朝中糧草支持...”
“這正是在下剛才說的名聲問題,將軍...”戲志才面露不忍。
呂逸的豪爽他很敬佩,一想到這么一來,相當(dāng)長的時間之內(nèi),呂逸那臭大街的名聲都會被做實(shí),搞不好是個朝中人人喊打的局面,他總是有些欲又止。
“先生但講無妨!”呂逸看出他為難,鼓勵地說道。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戲志才這才幽幽說道,“將軍只需向十常侍修書一封,盡道投靠之意,恐怕何進(jìn)的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只是這么一來...”
“啊...”呂逸一聽,終于有些猶豫了,“要做到這個地步嗎...”
“就不能效當(dāng)年冠軍侯故事,因食于敵,長驅(qū)千里嗎?”呂逸還是有些不甘心。
“將軍說笑了...”戲志才無奈地說道,“當(dāng)年冠軍侯雖說馳騁千里,但畢竟有衛(wèi)青做后盾,武帝陛下更是傾全國之力征討匈奴,哪里是將軍想的這么簡單?”
“若是沒有朝廷的支持,這一路從西涼到龍城,數(shù)千里征途,試問將軍,怎么打?”戲志才無情地把呂逸最后一點(diǎn)幻想破滅了。
“行吧!”呂逸沉吟良久,終于點(diǎn)了點(diǎn)頭,“為了大業(yè),總該有人犧牲的,我看得開,放得下!”
“將軍也請放心,這名聲卻還有撥亂反正的一天!”戲志才勉強(qiáng)笑了笑。
“先生不用安慰我,我說了放下,便是真的放下,絕不后悔!”呂逸雖然郁悶,卻不糾結(jié)。
“志才兄倒不是虛安慰!”郭嘉卻說道。
“將軍若是真能蕩平胡虜,踏馬陰山,封狼居胥,他日回師,以這不世之功行撥亂反正之舉,掃平閹黨,自可還大漢一個干干凈凈的朝堂!”郭嘉目光中隱隱有著期盼,“到時候滿朝公卿只會贊將軍功高蓋世,卻不會再有只片語的指摘!”
“也是!”呂逸眼底一亮。
踏平胡虜這樣的大業(yè)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功在千秋?。?
只要他勝了,那確實(shí)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更何況等他這一仗打完,恐怕靈帝也差不過該駕崩了。
十常侍也差不多該和何進(jìn)魚死網(wǎng)破了。
自己只要一切順利,自然可以摧枯拉朽,挽大廈于將傾,運(yùn)氣好的話,連諸侯之亂都不會有,大漢很有可能在自己手上迎來一個嶄新的局面。
想到這里,呂逸不禁又振奮了起來。
“就這么辦!”呂逸灑然一笑,“事不宜遲,還請先生移步吧?!?
“不急!”荀彧卻笑道,“世安兄不是朝我要人嗎?我這還有一人,擅長攻伐戰(zhàn)陣,也是不世出的高才,也要向世安兄舉薦!”
聽說給人,呂逸頓時又來了興致,搓著手道,“多謝多謝,在下求賢若渴,文若先生只管推薦!”
“此人姓徐名福,字元直,也是我們潁川名士!”荀彧笑瞇瞇說道。
“他啊...”呂逸的笑容頓時有些僵硬,“大才倒是大才,就是有些...不靠譜...”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