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落魄至此的小老虎,趙振國也不提趕它走這件事了。
吃完熱騰騰的早飯,趙振國滿足地抹了抹嘴角,站起身走到了后院。
那里有一座非常簡陋的茅草溫室。
厚厚的積雪如同棉被一般覆蓋其上,若不及時清理,恐怕會把竹子搭建的大棚壓垮。
掃完雪,趙振國走進溫室內(nèi),查看樹樁上木耳的生長情況。
種木耳這件事情,純屬無心插柳柳成蔭。
大概是兩個月前,一場秋雨之后,趙振國想上山撿點野蘑菇吃,沒想到居然下了雨,雨越下越大,很快就從牛毛細雨變成了傾盆大雨。不過好在這種雨下不長,很快就會結(jié)束。
他從空間里拿出蓑衣,找了個山洞貓著,準備雨停了再下山。
細雨退去,一人一虎走在山上,路上驚起許多飛鳥離巢。
他走了一段距離,在一個有許多老樹和枯桿的地方停下來。
稍作打量,趙振國就在一顆倒地的老樹樹干上看到了一片黑壓壓的東西泛著光,看上去讓人很有食欲。
木耳本應(yīng)該生長在6到8月的雨季,可趙振國沒想到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秋天了還有。
不過細細想想又釋然了,莫非是“秋耳”?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