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冷哼一聲,當(dāng)即宣布散朝,接著便走去太上皇的寢宮中。
有些事情必須處理干凈,就像周長青說的那樣,殺掉太上皇會惹來天下人的非議。
到時候亂了人心,再想重聚可就艱難。
似乎是明白了劉病的意圖,盧泛舟趕緊跟上,不斷的開口勸說。
“陛下,太上皇故有千般錯,也不能要了他的性命?!?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這都不合適?。 ?
能讓盧泛舟說出這番話,可見事情不是一般重。
法理而,劉溫為太上皇,便有君父一說。
古往今來,殺君弒父之人,都在史書上留下了罵名。
盧泛舟講清楚其中的利害關(guān)系,希望劉病能夠慎重考慮,千萬不能過于沖動。
殊不知,早在計劃剛剛制定的時候,劉病就有了這方面的打算。
劉溫這個太上皇,于他而始終是一塊心病。
留不得,必須殺之。
“泛舟,你所擔(dān)心的事情,朕不是沒有考慮過?!?
“只是不處理干凈,后患無窮啊!”
為君王者,最忌諱心慈手軟,這是劉病早就悟出的道理。
他轉(zhuǎn)過身來,看向盧泛舟的時候,眼神中多有無奈。
“泛舟,你倒是跟朕講講,古來帝王要比朕做的還好的有幾人?”
劉病將目光鎖定在盧泛舟身上,絲毫挪動都沒有。
也不許他在這個問題上有所逃避,必須正面回答。
果不其然,盧泛舟咬緊了牙關(guān),艱難開口。
“帝王之評判,無非是文治和武功?!?
“陛下重開科舉,納賢取士,重用寒門子弟,此為文治。
”
“對外痛擊草原各部族,將他們打服打敗,開通互市,又將二帝迎回,大揚(yáng)國威?!?
盧泛舟陷入到回憶的境地中,距離劉病登基稱帝已經(jīng)過去一兩個年頭。
所做之事無可挑剔,絕對是一名合格的帝王。
對于他給出的答案,劉病還算是滿意。
頻繁的點(diǎn)頭,緊接著開口說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與內(nèi)與外,朕問心無愧。”
“太上皇勾結(jié)朝臣,妄想謀害當(dāng)朝之君,顛覆朝廷社稷,難道不該死嗎?”
至于盧泛舟所說的君父,劉病根本不認(rèn)。
就算動了刀背負(fù)天下罵名,那也掩蓋不了他的功績。
歷史長河中,后人自會有一番評判。
劉病話音落下,盧泛舟咬緊了牙關(guān),似乎也能夠理解劉病的心情。
他不打算再去勸說,只是幫著劉病想起辦法。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盧泛舟猛然抬起頭,眼里精光閃爍。
他這才發(fā)現(xiàn),劉病臉上笑意堆滿,仿佛是早有應(yīng)對的辦法。
如此一番情形,盧泛舟哭笑不得。
他趕緊開口追問,希望劉病能夠如實告知,以安自己內(nèi)心。
“泛舟,朕殺了他都不為過,可要是他自己死掉呢?”
“史筆如鐵,那不也得如實記錄嗎?”
劉病把話說到這個份上,盧泛舟又怎么可能不明白他的一番良苦用心。
當(dāng)即用力的點(diǎn)頭,完全同意了劉病的一些想法。
“陛下,我愿與你同行,一些事情就讓我來做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