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煙不斷追問,對于劉病來說,火候恰到好處。
他便把沈煙帶到了桌案前,讓她翻閱放在上面的奏折。
剛開始的時候,沈煙心中存疑,還以為這是劉病的圈套。
她小心翼翼,不愿觸碰。
可很快,劉病幾句話就將她心中顧慮打消掉。
“這是在京城,朕要想殺你的話,會有千萬種辦法?!?
“你……”
沈煙咬牙切齒,哪怕她再不服氣,也明白劉病所有理。
自己的身份地位擺在那里,始終不值得劉病去特殊對待。
“狗皇帝,你到底要干什么?”
沈煙情緒接近崩潰,只有她真正接近到劉病身邊,才能夠明白兩人之間的差距。
那一道溝壑,如同天塹,難以逾越。
“你手里的這些奏折,全都是邊關(guān)將軍請旨打仗的。”
“一旦打起來,兩地的百姓又要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劉病搖頭嘆息,頗為無奈。
只要有一絲的希望,他都不想讓事情發(fā)展到那個地步。
沈煙卻不相信,畢竟當(dāng)初屠滅草原部落,那可都是奉了劉病的旨意。
“婦孺之見,你怎么可能懂得以戰(zhàn)止戰(zhàn)的道理?!?
劉病冷哼一聲,自己并非喜好刀兵,愿意看著那么多無辜的百姓死去。
不那樣去做,雙方戰(zhàn)爭不休,只會有數(shù)倍甚至數(shù)十倍的無辜者慘死。
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也能夠適用于當(dāng)下。
劉病把話說完后,他便將目光牢牢鎖定在沈煙身上,觀察著她臉上神情的變化。
不出所料,沈煙緊緊咬住嘴唇,似乎是對于這樣的結(jié)果感到震驚。
仔細(xì)想想,又覺得劉病所有理,自己竟然反駁不得半句。
“那你給我看這些奏折,又是什么意思?”
沈煙態(tài)度和緩,不再像最開始的時候那樣。
她隱約有一種很不好的感覺,劉病便要問她一句話。
“你難道要讓自己的任性,致使兩方百姓死傷無數(shù),重現(xiàn)人間慘劇嗎?
”
說沈煙任性,還真不是劉病將她冤枉。
草原王庭送她來和親,卻讓局面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
唯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平日里對她過于嬌縱,才讓她毫無大局觀念。
“狗皇帝,你這是在胡說八道,難道和平只能用女人來換取?”
沈煙情緒異常激動,并不認(rèn)同劉病的說法。
如此激烈反應(yīng),劉病并不覺得意外,都在情理之中。
既然沈煙想要知曉答案,劉病就與她痛痛快快的講。
“虧你還是公主,三歲孩童都懂得道理,你絲毫不懂得。”
“朕就問你一句,兩地要想和平,光靠一張嘴就能夠說定嗎?”
劉病特意加重語氣,就是想讓沈煙明白一個道理。
任何關(guān)系都需要紐扣來維系,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
和親是一種政治手段,與天下大同有很大的用處。
只有這樣,雙方掌權(quán)者才能在對待下級提出質(zhì)疑時,有所反駁。
有這樣的一層關(guān)系在,雙方就算是要開戰(zhàn),也要三思而后行。
劉病把話說完,便走到了一旁,不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