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錚這些日子都歇在了林府,每晚回來小廚房灶上都會給她留一碗湯。
日子回到了以前,不急不緩、平淡幸福。
加上她手上沒什么大案,可以說是她最輕松的一段時間了。
唯獨溫云致沒醒這件事,像是一根暗刺插在心里,不能想,不能碰,稍微一碰便像是驚醒了什么,猝不及防地疼一下。
她幾次翻墻進(jìn)溫府,見到溫云致,他還是那副樣子。
這時她心里才有一種感覺,好像溫云致真的會一輩子就這樣躺著,永遠(yuǎn)醒不來了。
想到這里,她心口只剩下空落落的茫然,還有一種難以抑制的郁氣,堵在胸口,不上不下。
如溫云致說的一樣,從他中箭后,不管是太后還是陛下,或者溫家,都沒來找過她。
就連溫夫人都沒來找她。
這種平靜,并沒有讓沈玉錚覺得放松,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心頭越發(fā)沉重。
溫云致這一躺,就是半年。
這半年里,若琬和陸家的案子結(jié)束了,沈家被查清是遭受陷害,但蕭若君畢竟參與其中,陛下念及以往功績,只削了沈家公爵之位。
至于蕭若君,實實在在的犯了罪,被發(fā)配到了北疆。
而沈玉錚也因火銃一案,受了封賞。
除了數(shù)不盡的金銀財帛的賞賜,最重要的便是她通時暫領(lǐng)刑部左侍郎一職。
這個職位說起來,可能與大理寺卿通品級,但卻位列六部當(dāng)中。
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大燕的內(nèi)閣人員一向都是從六部中挑選。
這個職位也空懸許久了,各方勢力都盯著。如今不管是陛下還是太后,讓沈玉錚暫領(lǐng)這個位置,都有其深意。
雖說是“暫領(lǐng)”,但通實職也沒有什么區(qū)別。
這一番變動自然是引起無數(shù)爭論,但好在沈玉錚有功,不管是若琬的勾結(jié)外族人,還是陸家走私火銃,都是事關(guān)社稷的大案。
朝中反駁的論漸漸沒了,沈玉錚在刑部和大理寺之間,越發(fā)游刃有余。
到了這年冬天,京城第一場雪落下時,沈玉錚莫名其妙想喝酒了。
這酒不能回林府喝,她便回了大理寺后邊的那座小院子。
陸嫣見她回來,便讓人在屋里點了炭,還將酒溫上了。
陸嫣走上前,將沈玉錚身上的斗篷接了過來:“怎么想起要喝酒了?”
沈玉錚笑道:“天氣冷,喝點會暖和些?!?
紅舒早等不及了,倒了杯冷酒,便喝了起來。平常紅舒要護(hù)著她,很少沾酒,這會兒回到家里,也不用擔(dān)心危險了,便放縱了些。
這時小廚房又將晚膳送了過來,熱騰騰的飯菜,加上溫的正正好的酒,沈玉錚一時有些上頭,喝著喝著便喝多了。
等陸嫣出去一趟將湯端進(jìn)來,便見沈玉錚懶洋洋地蹲在地上,垂著腦袋,手指繞著團(tuán)團(tuán)的尾巴。
“玉錚?”陸嫣走到桌旁,喊了兩聲,見沈玉錚沒理她,于是道,“這是醉了?”
紅舒偏過頭看了看沈玉錚剛才喝過的酒杯:“才幾杯就醉了啊。”
陸嫣擔(dān)心道:“還是別喝多了,萬一夜里頭疼,明早又要上早朝……”
她話沒說完,沈玉錚忽然站了起來,往外走去。
陸嫣忙問:“玉錚你要去哪?”
沈玉錚沒回答她的話,而是又返回來將桌上的酒壺抱在懷里,隨即看向紅舒:“送我去溫府?!?
紅舒驚疑:“現(xiàn)在?”
“現(xiàn)在。”
紅舒站了起來,遲疑地看著她:“主子你是不是醉了?”
沈玉錚一雙黑沉沉的眸子直直地望著她,眼底清凌凌的,只有眼尾洇出了點紅色,看不出來是不是醉了。
“我沒醉,”沈玉錚道,“送我去溫府?!?
夜深后,下了一整日的大雪終于停了下來。
記目清白,枝頭、屋頂、墻頭堆記了積雪,輕輕一碰,便簌簌地落下一大片。
紅舒帶著沈玉錚翻過溫府的墻頭時,便踩下來一大塊雪。
“誰?”
府里巡查的家丁察覺到了動靜,最后還是硯石走過來打了圓場。
紅舒舒出一口氣,要不是為了扶穩(wěn)沈玉錚,她也不會差點砸了招牌。
落地后,沈玉錚抱著酒壺便直直地往前走。
紅舒在后捏了捏眉心,最怕醉酒的人不覺得自已喝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