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第66章
長路漫漫,夏風(fēng)襲人,曲折的石徑小路向前延伸。石徑旁種滿了玉簪花,在已經(jīng)是黃昏的光景里,一簇簇盛開的玉簪花散發(fā)出濃烈的香味。風(fēng)攜裹著熱氣和香氣向他撲過來。朱明謙望著趙長寧走遠。
只是那一瞬間的目光,倒不像個少年。
他想起許多年前,他第一次看到趙大人的時候。
好像也是這樣一個夏天,這么好的黃昏。趙大人穿著朝服,背手站在明黃色的琉璃瓦、紅朱墻下,風(fēng)吹起他的衣袍,袍角上有精致的刺繡。不過那個時候,他已經(jīng)是大理寺少卿了。
滄海桑田,瞬息萬變,一切的故事都還在。彼時的大理寺少卿,終將會一日日地走向高位。縱然會有許多的艱難險阻,大廈傾頹。
他的嘴角,帶著一絲淡淡的微笑。
**
與朱明謙告辭后,趙長寧便從崇仁宮出來,剛走到門口,就與一位面熟的少女擦肩而過。趙長寧倒是沒察覺到,徑直往前走,那少女卻停了下來,輕聲道:“可是趙大人?”
誰把他認(rèn)出來了?
趙長寧回頭,見那少女含笑道:“趙大人怕是不記得我,當(dāng)初我們見過一面的。我是岷王爺?shù)谋砻谩!?
趙長寧記起來了,當(dāng)初的確在東宮見過一次,這位便是朱明熙的表妹章若瑾了。章若瑾生得溫和柔婉,倒是格外的讓人舒心。
“姑娘可是有事?”趙長寧對這位姑娘的印象還不錯,聲音便柔和了一些。
卻不想章若瑾臉微微一紅,輕聲道:“只是久仰趙大人的名聲,沒什么事,是若瑾唐突大人了?!?
趙長寧清瘦俊雅,面龐如玉。微風(fēng)拂起他的衣襟,只是靜靜站著就有股逼人的神采。
趙長寧知道自己在京城還有些名聲,人家認(rèn)識他倒也正常,就道:“宮門快要下鑰了,姑娘若無事,趙某就告辭了?!?
章若瑾屈身讓趙長寧先走了。待趙長寧清瘦的身影消失之后,一貫自持的她有些反應(yīng)不過來,好半天才對旁邊的丫頭低聲道:“木袖,方才那可是趙大人啊……”
察覺到姑娘方才是又緊張又忐忑的,丫頭笑道:“奴婢聽說趙大人在給裕王爺講學(xué),您能碰上他倒也不奇怪?!?
小姐十分仰慕趙大人,今天這番見到可不是要激動了。
章若瑾又看了看趙長寧遠去的方向。
他金榜題名的時候騎馬游街,她便一眼看到了騎在馬上的探花郎,當(dāng)時便覺得這位探花郎清秀俊逸,那時候卻還沒有如今的仰慕。只是這些年來,趙青天的名號在坊間流傳,她時常聽?wèi)蛭睦锼墓适?。竟越來越傾慕了,
方才驚鴻一瞥,越發(fā)覺得趙大人語溫純,謙遜有禮,而且……是長得真的非??“ ?
章若瑾回過神,拉了丫頭的手,徑直往淑太妃那里走去。
倒是趙長寧剛走出宮就遇到了幾個同科的進士,同科見了總要相互寒暄一番,更何況趙長寧又是升官最快的一個。既是當(dāng)初一起中進士的,長寧不能抽身走人,也只能淡笑著寒暄。這樣一來就耽誤了出宮的時辰,等到她準(zhǔn)備走的時候,劉胡已經(jīng)領(lǐng)著兩個小太監(jiān),立在夾道的廡廊下面等她了。
“趙大人,皇上有請您過去。”看得出他已經(jīng)站了很久了,額頭上全是汗,脖子那塊的衣裳都濕了。
趙長寧心里轉(zhuǎn)過萬千的念頭。拳頭在袖中緊握,趙長寧淡淡道:“那煩請公公前面帶路吧?!?
御書房里滴漏聲聲,朱明熾還在見大臣。手里轉(zhuǎn)著一串奇楠沉香珠子不語。
陳昭站在旁邊,見了便道:“皇上可是有煩憂之處?可要微臣替您排解?”
朱明熾輕輕地嘖了聲:“……朕剛登基不久,雖然現(xiàn)在沒有人說三道四了,但文官卻多有不服。便以章程為首的不服于朕,這么多棟梁大臣,也不能一一去殺。”
陳昭是錦衣衛(wèi)指揮使,是武官。對朝政上爾虞我詐的事并不擅長,左不過是說不過就殺的事,當(dāng)然這套不能完全地用到朝廷上來。于是只說:“這些事由皇上定奪,不過哪日皇上需要微臣下手……無聲無息的除去,倒也不是難事!”
防人之口是不能靠殺的。當(dāng)年太-祖皇帝為了一個案子就能殺上萬人,以至于無人敢做官,朝廷窮困國庫空虛。他又不是這樣的暴君,怎么可能做到如此地步。但那些臣子也不是吃軟飯的,一旦發(fā)現(xiàn)你有所示弱,便一股腦的卷土重來,要踩到你頭上了。
朱明熾也覺得頭疼。
他手指微扣桌面,章程此人原就幫過朱明熙做事,覺得太子是溫和賢德的明君,自然不太擁護他。但章程身為內(nèi)閣首輔,一呼百應(yīng),無故動他會動搖朝廷根基,真的要動他也得一步步來。幸好次輔宋宜誠還是他的人,內(nèi)閣也能制衡一二。
帝王之術(shù)終究不過是制衡之術(shù),他便要抬舉宋宜誠來壓制章程。
朱明熾很快就從思索中回過神來,問陳昭:“交代你做的事做了嗎?”
陳昭拱手道:“微臣已經(jīng)派人于路上下手了,料想來……活不到湖廣。到時候只能說是遇到了山賊,沒有人會懷疑。”
朱明熾便是平靜的嗯了聲:“此事交給你,好生做好。”陳昭看不出朱明熾有很大的表情波動。
陳昭應(yīng)了喏。這時候劉胡進來通傳,說趙長寧已經(jīng)在外面等著了。
陳昭本來要退下了。聽到趙長寧的名字卻抬頭道:“皇上,微臣多嘴說一句。趙長寧此人原是忠于太子殿下的,皇上因周大人留他一命就可,怎的還任他在朝廷之上得勢!這豈不是讓跟著您的人寒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