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趙長寧收拾好自己的書具,片刻后先生就走進(jìn)來了。于是下午的陽光里,竹舍里響起咿咿呀呀的誦讀聲。
孩童剛開蒙的時候,每晨誦讀一個時辰。但對于已經(jīng)是舉人的他們來說,念書不過是為了保持語感,念一刻鐘就就不念了。
古先生昨日布置了題目“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蹦昧碎L淮寫的文章,給大家講哪里寫得好,哪里寫得不好。趙長淮文采斐然出眾,又能針砭時弊,文章寫得一流,怕在場的沒有人比得了他。
跟所有被念范文的孩子一樣,趙長寧發(fā)現(xiàn)每當(dāng)這個時候,趙長淮的表情就有點別扭。特別是這篇文章的要義主要是先吹捧圣人,再吹捧當(dāng)今圣上,接著表達(dá)自己愿為圣上赴湯蹈火死而后已的情操。古先生還念得慷慨激昂,非常肉麻。連趙長寧都快要聽不下去了。
后頭的堂弟們,各家的表弟,什么姐姐的丈夫的表姑的兒子,十一二個,早已經(jīng)撐不住昏昏欲睡了。今天有太陽,竹舍里又烘得暖,不睡覺做什么。剛從通州回來的趙長旭便用手撐側(cè)臉,攤開本書放在身前,裝作凝神看書的樣子,早便去夢了周公!
這些小九九哪里逃得出古先生的眼睛,他是老成精的。眼皮子一撩就沒有管后頭的。要緊的是前面四個,背景們想怎么睡隨便吧,別太過分就行了。于是又換了賦題,給大家出了句話,以此為字腳做賦,叫下了學(xué)。
古先生每天早上不過講一個時辰,接下來是大家自己體會學(xué)習(xí)的時間。外頭的小廝、丫頭之類的可以進(jìn)來給自己主子添些熱茶,磨點墨。其實丫頭小廝們也喜歡躲懶的,主子不叫,便窩在側(cè)間烤火,一般是很少過來的。
不過四安卻是個做事很執(zhí)著的人。既然少爺吩咐過,那么他就要干。于是古先生一走,提著小籃子的四安就和往常一樣,從門口進(jìn)來了。以往這時候不過是他一個人,今天卻爭先恐后地從外面進(jìn)來了好多小廝丫頭,四安被擠得一個趔趄,茫然地看著大家。
……干什么,怎么了?
他提著小籃子走到趙長寧面前,把籃子里的熱茶拿出來,小聲地問:“少爺……今天是有什么送茶的比賽嗎?”
趙長寧示意了一下坐在她左側(cè)的杜少陵:“你看他那桌上。”
杜少陵的桌上已經(jīng)累計放了八盤點心,五壺茶以及三個暖手爐了,都說是自家少爺順便送的。不過那些小廝丫頭的目光黏在杜少陵身上就沒有離開過,想必是要回去絞盡腦汁給自家的嬌客描述一下,這位杜三少爺是如何風(fēng)流瀟灑的。
杜少陵的神情有些無奈,被人盯得跟珍惜動物一樣顯然不好受。他身后的兩個書童,臉色已經(jīng)很不好看了。
長寧仔細(xì)想了下,其實也理解這些姑娘家,對于她們來說,好夫婿真的太難的,像杜少陵這樣家世超級好的,又不會來找她們說親,如果不主動點,半分機會都沒有。唯一讓她意外的是,原來她們也沒她想的這么含蓄。
杜少陵家教真的很好,桌子上的書都擠亂了,倒也不氣。叫書童好生給他收拾了便是。
似乎是察覺到趙長寧在看,他突然就看向趙長寧。長寧立刻移開,她并不想讓杜少陵真的以為她有某種不可說的情節(jié)。
其實杜少陵當(dāng)時是喝了點酒腦子不清楚,回去就想明白了,人家怎么會是喜歡他呢。他是習(xí)慣了,看到個略顯得殷勤的就覺得人家對他有意思。何況本朝的確……有點男風(fēng)盛行,聽說江南那代還有學(xué)子以紅妝、敷粉為美,簡直就是侮辱圣賢?,F(xiàn)在看人家對自己避如蛇蝎,心里就在苦笑,又覺得不太好意思跟趙長寧解釋。
他的兩個書童好不容易收拾好了桌子,外頭卻進(jìn)來個穿了姜黃嵌藍(lán)邊短褙子,素白撒花綾群兒,戴了只玉鎖的丫頭。這丫頭與剛才的那些全然不同,長得明眸皓齒,窈窕出眾。她進(jìn)來后放了幾碟點心,又另外從錦盒里拿了快紫檀木筆山在桌上,然后說:“杜三少爺見禮,我家主人說送一筆山給少爺,免得少爺桌上凌亂擾了您讀書,是百年小葉紫檀的料?!?
趙長寧看了一眼,就認(rèn)出了這個丫頭是趙玉婉的貼身丫頭,因為這丫頭眼高于云,平日看人都喜歡高三分,所以她的這個角度長寧很熟悉。
這下杜少陵身后的書童終于是繃不住,剛收拾好桌子怎么又來一個,又瞧這個態(tài)度高傲,笑了:“我家少爺若想用筆山,金的銀的玉的,但凡想要立刻便能有。卻也輪不到別人來送!”又接著說,“少爺?shù)竭@里讀書,反倒是沒個清凈了!”
這丫頭聽了,臉色立刻變得極不好看,她走到哪兒都是被奉承的,哪里聽過這么難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