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里面有六百五十萬貫是青海要邑的錢。”
“怎么會這么多?算上去年的,修一個要邑要一千多萬貫?邊關(guān)那么多要邑本王怎么沒有聽說修的這么貴的?
這里面是不是有人貪墨了本王的錢,你立刻派人給本王查賬,讓本王查出來發(fā)配十萬里?!?
李慎一聽就急了,什么時候大唐建造一個要邑要一千多萬貫,都比皇宮值錢了。
“王爺,這個主要是我們修建的材料跟以前不同,而且面積有些大,用的精鐵比較多。
而且我們沒有用徭役,兩年光是發(fā)的工錢就有四百萬貫?!?
王洪福只能解釋,心道,要不是因為你非要修個大的,按照朝廷給的圖紙也不知花這么多錢。
以前那里用精鐵水泥建,都是夯土磚和開采的石頭,人工都是徭役,也不花錢啊。
這些人一年的伙食費都是天文數(shù)字。
“郎君,王掌柜說的沒錯,賬本我看了,應(yīng)該沒有問題,這兩年工匠的工錢就要四百萬貫,還有伙食費等等加一起差不多就要五百萬貫。
若是去除這部分錢,其實花費的并不多?!?
一旁的陸定娘也幫王洪福解釋。
“唉~~~”李慎嘆了一聲,難怪要有勞役,原來人工費這么貴。占了一半的建筑費用。
看似挺多,但分?jǐn)偟竭@十萬勞工身上就沒有多少了,一年兩百萬貫的工錢,平均每人一年才二十貫錢,一個月連兩貫錢都不到。
但這就已經(jīng)算是高工資了,他們在家種地一年都不到五貫錢。
“算了,多就多吧,現(xiàn)在我們要想辦法怎么存放那三百二十萬貫。
娘子,二號庫還有地方么?”
李慎也不再糾結(jié),工錢多就工錢多,自己賺這么多錢,也應(yīng)該有一定的社會責(zé)任。
陸定娘聽到李慎問她搖了搖頭。
“郎君,那邊絲綢錦緞刺繡之類的太多了。以后就不要再收了,王府用五十年都用不完。
還有架子上擺放的那么多奇珍異寶也有不少,實在是沒有地方放錢了?!?
陸定娘看著李慎也有些無奈,她夫君在她看來就是一個敗家子,什么貴買什么,什么珍奇買什么。
這一度讓她覺得王府就算不落魄,也剩不了幾個錢。
可現(xiàn)實卻是王府的錢越來越多,也不知道從哪來的錢,他的夫君成天也不去產(chǎn)業(yè),什么都不管,連自己家有多少錢他都不知道。
如今竟然連兩個金庫都放不下了。
李慎也很頭疼,這可怎么辦,一千七百多萬貫,就算拿出去六七百萬貫付工錢和材料的錢也剩一千萬貫啊。
他現(xiàn)在都有些后悔坑騙世家這么多錢了。
“王爺,還是要盡快想辦法,最遲世家也會在明日開始交付,需要三天時間。
到時候我們只能堆在院子里了?!蓖鹾楦L嵝训?。
李慎也陷入了苦思冥想,銅錢太占地方了,若是有后世的紙幣就好了。
若是銀行卡就更好了,三百二十萬貫也不占多大的地方。
李慎思來想去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
“要不跟老爹換點黃金回來?”
(遙知獨聽燈前雨,轉(zhuǎn)憶同看雪后山。)
喜歡貞觀小閑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