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諸葛大人,咱們該怎么辦???”
幾十名官員滿臉驚恐地圍繞著劉勉和諸葛玉恒。
秦明的部隊已經(jīng)兵臨城下,他們境內(nèi)的市場也被攪得一團糟。
再這樣下去別說是打仗了,人家的部隊過來基本上就是屠戮。
這時候旁邊的劉勉冷笑著看向諸葛玉恒。
“諸葛大人,你不是說要跟大乾打仗嗎,怎么現(xiàn)在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諸葛玉恒老臉憋得通紅,但這個時候也不知該如何推脫。
說打仗的人是他,可他卻沒有做好戰(zhàn)爭的準備。
這個時候諸葛玉恒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于是指著劉勉就開始推卸責任。
“陛下,如果不是您不同意開國庫,咱們的部隊又怎么可能組織不起來?”
“你是在放屁呢,開不開國庫我能說了算嗎?不是你自己去國庫看后,知道國庫里的存糧根本不足以支撐咱們的部隊開拔?”
既然已經(jīng)跟諸葛玉恒撕破臉了,劉勉的話語間也是毫不留情面。
直接就把諸葛玉恒最后一層遮羞布給拿走。
聽到這里,諸葛玉恒頓時語塞。
其實劉勉說的對,原先諸葛玉恒就一直都在阻撓劉勉的發(fā)展計劃將很多事都做得極為激進。
這也導致他們這一兩年之間國庫的入庫數(shù)量銳減。
糧食,白銀,絲綢等東西庫存都已經(jīng)不多了。
這也是諸葛玉恒猖狂了這么久時間之后,第一次發(fā)現(xiàn)家底快被自己敗空。
“您可是一國之主,難道這個時候不應(yīng)該想想辦法嗎?”
眼看自己沒辦法推卸責任,諸葛玉恒直接把事情甩到了劉勉的頭上。
可是劉勉似乎早就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他兩手一攤開口道。
“事情是您辦的,最后卻要朕來收場,諸葛大人,這似乎不太合適吧?”
“咱們不都是西蜀的人,陛下這時候分得這么清楚意欲何為!”
諸葛玉恒頓時有些惱怒,他確實把事情給搞得有些變形了,但現(xiàn)在必須要收場,除了他之外,收場的人就只能是劉勉。
面對他的憤怒,劉勉只是聳了聳肩。
“大不了我到時候投降,反正咱們這塊地方是沒人要的,議和后該怎么賠償就怎么賠償,但是您就不一樣了?!?
“我有什么不一樣的?”
“朕不會死,王朝也不會被滅,只是你,戰(zhàn)爭失敗后,你的可笑行徑,卻會被記錄在史冊中?!?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諸葛玉恒忽然如遭雷擊。
他意孤行的做了很多事,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在前朝的時候,他的很多政見都不被老皇帝接受。
那時候的他就覺得自己是懷才不遇,如果有機會一定可以放開,手腳大有作為。
后面老皇帝突然之間就死了。
這憑空給本就身在高位的諸葛玉恒,創(chuàng)造了很大的一個機會,他順利的抓住了這個機會,并開始施展自己的抱負。
可是在真正施展抱負的過程中,他卻發(fā)現(xiàn)自己辦的事情似乎越來越走樣了。
到現(xiàn)在,他忽然想起了之前老皇帝評價自己的一句話。
做事不錯,這樣就夠了。
現(xiàn)在細細想來他才明白。
為什么當初自己提出的各種建設(shè)性意見,從來都不會采納。
原來是老皇帝根本就沒有將其當作治國之才,而是將其當做了辦事之人。
治國和做事是不一樣的。
只可惜在稍微明白了幾分這種道理的時候,諸葛玉恒已經(jīng)錯了太多。
所以這個時候他只能錯下去。
“我只不過是想打出我朝的威嚴,放到您這里卻像是把我當成了葬送王朝的人,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