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雖然軍事不太行,但經過這一次大戰(zhàn),秦國至少可以擁有二十萬經歷過大戰(zhàn)檢驗的精兵。
軍事素質至少能拔高一籌。
如此就算是勉強彌補了些許短板。
最重要的是,經濟!
大秦的經濟,完全可以吊打遼國和金國兩個國家加起來還有余力。
也就是李辰穿越過來的時間太短,沒有那么多戰(zhàn)略時間和空間去布置,否則的話光靠經濟手段就能讓遼國回到石器時代。
但這需要十幾年乃至于幾十年的布局,李辰等不了,遼國也不會給他這個時間機會。
可無論如何,大秦帝國作為天朝上國,經濟和文化完全是獨一檔的存在,遼國和金國嘴里不說,可心里有多羨慕那是路人皆知的。
光看之前皇極天作為金國是十三阿哥,也算是榮華富貴根本不愁物質上的享受,可即便如此到了京城還是樂不思金,就可見一般。
大秦帝國即便是這些年衰弱了,百姓過得困苦,朝廷也緊巴巴的拿不出多余的錢來,但是基礎實在太雄厚,根本不是遼國和金國可以比的。
更何況,窮的只是百姓和朝廷,那些貴族與官宦、氏族門閥,一個個肥的流油,幾乎侵占了絕大部分的社會資源,李辰只是還沒功夫騰出手來對付他們罷了。
等回到京城,平定了朝廷內的矛盾,解決了藩王之后,來一刀殺富濟貧,重新分配一波社會財富和資源,大秦帝國的整個風貌瞬間就能回到兩百年前的鼎盛時期。
大秦的物資,除了極少部分軍事限制的之外,盡可向金國貿易,秦國朝廷不設限、不設卡,在公平交易的原則之上,包裹鐵器、鹽、絲綢、陶瓷等等,全部向金國敞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