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也對,姜璃的父親太直了,若非阿衍阻攔,今日就撞柱自盡了,怕是連血書的來不及看到。
沈桑寧想通后,還有不解的是,“姜太爺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甚至不信親兒子,相信的卻是陛下?”
信陛下,能保全他的孫女。
裴如衍低低“嗯”了一聲,沉吟道:“有君如此,他愈發(fā)愧對,故決然赴死,用生命給出交代。”
水難是人禍所致,不是姜太爺?shù)腻e,但姜家領(lǐng)了差就摘不出去,這事要有個交代。
姜太爺深知陛下不會隨便處置自己,而這勢必會被不知內(nèi)情的世人所詬病,世人要交代,故姜太爺自愿赴死,不愿陛下難做。
陛下是明君,姜太爺知道,所以一腔忠心,至死都無怨無悔,君臣相互信任,于是有了這絕筆血書。
直到如今,沈桑寧才明白,姜太爺赴死,更深層的意義。
一為愧對百姓,二因愧對陛下,三則用命給出交代,拖延時間,待陛下派人查明真相,就可保全姜氏族人。
沈桑寧從未這么直觀感受到,臣子能這般信任皇帝的。
反正前世的記憶力,她所知道的官員,就沒有能完全把后背交給謝玄的。
謝玄就有病,不僅喜怒無常,在同等條件下,還喜歡提拔家中不受寵的孩子,對嫡長子自帶不滿。
所以哪怕裴徹掙了軍功,回京受封,也不曾被刁難。
包括幼年凄涼的阿舟長大,成為謝玄爪牙,沈桑寧也并不覺得阿舟能把后背交給謝玄。
所以,晉元帝真是個好皇帝,只盼這次真的能還姜氏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