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付曼琳站在那扇三開朱漆宮門建筑前的時候,才終于有了一種這些天的經(jīng)歷絕不是夢幻泡影的真實感。
原來一切都是真的。
那個笑起來甜甜的異族姐姐是真的。
那個說話大嗓門雖然不曉得他在說啥,但是給人的感覺很敦厚的大哥哥也是真的。
而那個答應(yīng)自己來上班,給了自己工作機會的哥哥也是真的。
自從父母被電死,她和大哥付杰相依為命這么多年,十幾年過去,這還是她再一次重新感受到社會人情冷暖的頭一次。
五歲的那個夏天,身為電工師傅的父親在下暴雨搶修電路的時候被打的掉下了電線桿,母親很久沒等到他回家,出去找了一會兒。
那個雷雨交加的夜晚,是她和哥哥獨自在家待的第一晚,卻也是這漫長人生里,習(xí)慣跟哥哥相依為命的第一晚。
再見到父母親的時候,已經(jīng)是第二天的早晨。
是在跟她大哥一起去公安局認(rèn)尸的日子里。
那天的天氣很熱,萬里無云,碧空如洗,她短暫人生的快樂也隨著父母親的離世,永遠留在了那個夏天。
付曼琳覺得既對不起父母,也覺得對不起哥哥。
如果不是打雷時她害怕雷聲,吵著嚷著讓母親出門尋找父親,那母親便不會慘死,至少雙親還留有一個。
如果不是這么多年,家里一貧如洗,哥哥將所有好吃的好穿的全留給了自己,家里的撫恤金和生活費也全部拿來照顧了自己,那哥哥就不會因為營養(yǎng)不良患上胃病長期得不到治療,病情惡化最后病死。
她更覺得對不起嫂子。
如果不是她將嫂子介紹給哥哥,更不會讓嫂子被自己這個家拖累,同樣生活的艱辛寒酸。
哪怕有一萬種可能,讓她能夠挽回父母哥哥的性命,能夠讓嫂子和侄女過的好,她都愿意毫無保留的付出。
所以她拼了命的找工作,端盤子洗菜,菜市場幫著賣魚,什么臟活累活她都愿意去干,只要錢掙的干凈,掙的坦蕩,付曼琳都毫無怨。
聾啞的她,嘗遍了世間辛酸,但絕沒有向生活低頭。
一處不要她,那就換一處。
一處嫌她不好溝通,那就再換一處。
一處看她好欺負(fù),只要有工資拿,那就忍著受著,除非老板再不要她,那就再換一處。
……
這許多年,她小心翼翼的守護著哥哥,幫著哥哥維持著這個家,太多辛酸無處訴說。
但看著哥哥結(jié)婚生子,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付曼琳心中的愧疚也開始慢慢減退。
誰知道屋漏偏逢連夜雨,麻繩專挑細處斷。
上個月,從來對自己苛刻,一心為家的哥哥還是走了……
付曼琳擦了擦自己的熱淚,滿心期待的從包里掏出李向南昨晚離去時給她開具的介紹信,遞給了學(xué)校的門衛(wèi)。
“念薇醫(yī)院?噢,是李院長新招的職工???沿著主路往未名湖走,看到圖書館的時候,右轉(zhuǎn),不到兩百米就到了!同志,同志,你在聽嗎?”
門衛(wèi)室的大爺瞧跟她說話沒有反應(yīng),還拿手晃了晃吸引她的注意。
付曼琳見狀,忙抽回自己的小本子,寫道:“我聽不見你說話,您給我指個方向就好了!”
寫完她便重新遞了進去。